举个例子,我的新习惯是:
(1)早上5点钟起床。
(2)晚上12点之前睡觉。
(3)准时做完该做的事。
(4)要自我反思。
(5)吃生食。
这些习惯都是有密切联系的。
早上能起得早就意味着我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晚上我就可以早点睡觉,而这又可以让我第二天早上早点起床。
准时做完该做的事可以让我暗示做完工作,而这样就能让我完成我指定的每日计划,这就意味着我的晚上睡觉时间和早上起床时间都不会受影响。
沉思可以将脑子里的杂乱思想都清理干净,也可以帮助我减少睡眠时间。通常我都睡6?10小时,但是在沉思的那天,我可以只睡5?6小时。
坚持简单的生食素食让我拥有一个清晰的头脑,这也就是说我不用像平时一样睡那么多觉。我的意思不是你为了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就一定要吃素,只是我发现我在这么做的时候受益良多。
3。为你的习惯订一个计划。
订一个计划表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你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我新生活开始的第一天就制订了一个全天计划,而之后的日子里也都一直奉行。
我是这样做的:
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完的所有事情列一张清单,然后把它们都记录在日历上。
把所有工作分成:
a。重要工作。
b。—般重要的事。
c。其他琐碎杂事。
然后就可以按照工作来分配时间。要给重要工作留出最多的时间。我经常使用的分配比例是a:b:c分别是60:30:10,要注意做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这很重要,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低估我们真正需要的时间。要保持效率就要让计划变得更实用,通常在做完一件事情转到下一件之前,我会加入一个5~10分钟的缓冲时间。
准确地制定一件事情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比如说,9:00?10:00做a这件事,12:30?13:30吃午饭,18:30—19:30是回家的路上时间。
如果要做的事情比我时间表上的要多,那我就会把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放到另外一天时间充裕再做。
制订好了这份计划之后,第二天我要做的就是严格的遵守。我会时刻关注时间,到时前5分钟,我就会准备做下面一件事情。
严格遵守时间的好处就是不超时,从而让我更有效率的做事。有些时间不能少,就像睡觉时间和约会时间,因此,留给我完成工作的
时间就有限,所以我必须提高效率。
听上去制定时间表这可能很难,但实际上一点也不。我每天只要花10分钟就够了,而对于制定时间表的时间当然也是会写在时间表上的(23:00?23:10)。你所要做的只是做一个模板出来,以后你就可以一直用了。
如果你不明确什么时候能把这个事情做完,而只是随意地说今天一定会做完,那么很有可能你今天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新习惯却总是没办法持之以恒的原因。而每天有似乎总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冒出来,让你不去顾及你的时间表,这样你的新习惯就被这些事情又打压了下去。
4。做习惯的反馈。
反馈是对你的习惯负责的一种表现。我房间里有一块白板,专门是反省我的习惯所用。我在白板上画了一个表格,然后横列和竖列分别是天数(养成新习惯的21天)和习惯。我遵守习惯的时候就会在相应的地方打一个勾,没有遵守就会打叉。每当按照习惯做事、看到一个个勾画在白板上就会心满意足。同样,你也可以在纸上或者电脑上记录你的习惯坚持成果。
5。领先你的计划一步。
能始终保持积极性的办法就是始终走在计划的前面。早上5点起床就让我走在了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前面,而这给了我一种快点工作、始终走在前面的动力。什么能持续给我这种那动力呢?就是我能比计划表上的时间更快做完一件事情,然后开始做下一件。
如果一项任务需要的时间比我预计要多,那我会做一个选择,或者我会:
加油,抓紧!快点把它做完!
把不重要的事情先不做了,或者向我之后要做的事情借时间来把手头上这件做完,而这也意味着之后我依然需要快马加鞭。
做决定的过程很重要,因为一旦选择错误,你这一天在剩下来的时间里又要不停地追赶计划表了,这会对你的习惯和要做的事都造成影响。随即而来的是,这也会动摇你坚持你习惯的意志。比你的计划提前一步,你会时刻活力四射。
6。让周围的人也加入进来。
参与有两种表现:
(1)t积极参与,把你的计划告诉其他人,跟和你有同样兴趣的朋友一起培养你们的习惯。
(2)t被动参与,你告诉他人你的计划,仅仅得到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