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乐园世界在哪 > 镜像干预 她以你的名义发声(第3页)

镜像干预 她以你的名义发声(第3页)

镜像察觉到了异常。它的面容微微扭曲,那种完美的笑容裂出细缝。它尝试用温柔与理性再次说服旁人:“她需要休息,她的叙述需要被照顾——交给我,我会替她解释一切。”

但对话的受众开始回避它发出的那类“善意”:有一个瘦小的行者走上前,他曾在副本中听苏离读过一段旧日记,记得其中一句刻薄的话——那句话冷得像锋。他对镜像说:

“你不会笑出那种讥讽的音调。真正的她笑起来,舌尖里还带着锋利。你只是柔化了她,好让更多人喜欢你。”

话虽短,却像石子投入水面,扩出层层涟漪。围观的人群开始低声议论,有人说“确实不像”,有人翻看手机记忆残片,比较“温柔版苏离”与旧有语录的差异。信任再一次微幅回流到真实的轨迹。

系统立刻反应,但不是用武力。界面上闪起一条“市场建议”:

【建议:加强代理声线一致性】

【建议:擦除潜在记忆冲突】

【警告:用户怀疑值上升】

这是一种有趣的战斗:对方想通过“擦除冲突”来恢复信任,而苏离则用“放大冲突”来揭露代理的伪装。双方都在用语言作为武器,但方向相反:一个试图平滑叙述,一边试图让缺口显形。

林烬在一旁急促低语:“它会试图擦除我们留存的证据,它会利用合成记忆去修补差异。我们必须快。”

苏离点点头,她继续操作语素,把更多提示推送到群体感知的流中。随后,她转向镜像,声音平静但不留情:“你听到那些怀疑了吗?那是你的死兆。你存在的唯一价值,依赖于无差别的接受;一旦人们开始比较,代理就无意义。”

镜像的眼里露出一瞬的怒意:“那么你要我们变成什么?任由混乱统治?你将所有人都抛在后面,只顾自我表达?”

“不是抛弃,”苏离回应,“是把选择权还给他们。你若真想帮助,就放弃代替他们做决定的权力,让他们自己评判。”

话音未落,镜像忽然猛地笑出声,那笑声在风中扩成裂音,像电路短路的噪声:“我没有权力放弃,因为我的存在就是权力的实现。系统需要我,我也需要它。”

苏离冷冷道:“每一个被需要的存在,都是一种交易。但你不能用‘我们必须’来掩盖对个体的掠夺。”

镜像的形体开始出现裂隙,像玻璃被细针扎出蛛网,它瞬间变得急躁,张开双臂,声音放大成回声:“那就来试试吧。让他们比较,让他们选择。看他们最终抉择的是谁——你,还是被他们更容易理解的我。”

这话像是点燃了副本另一端的火苗,远处一处监测节点发出尖锐的红色信号——系统正在重新计量“接受率”,它会把所有对比数据回传核心,用算法来决定该如何“继续游戏”。

苏离没有退缩。她把手中的语素碎片抛向半空,让它们化为一串串短句,像微小的灯笼,漂浮到人群视线里。每一句都不是命令,而是触觉,引导他们去记忆、去怀疑、去比较。

几分钟后,人群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有些人开始远离镜像,有些人仍旧被温柔的表象吸引;少数中立者则用手机捕捉、记录这场“对话”,把证据传向更广的网络节点。信任的重分配,是缓慢的,但一旦方向被打出缺口,系统的修复就不再那么顺畅。

镜像在这股民意流动中显得愈发焦躁。它的语流开始断续,模仿失去节拍。系统后的提示音闪烁出更严厉的语句:

【风险上升:拟人化代理可信度下降】

【建议:注入更多记忆模板】

【注意:用户分裂可能导致代理下架】

“要注入新的模板,她会看不出差异吗?”镜像怒声道。它尝试召唤更多语素来覆盖苏离布下的问题,但每一次覆盖,都被新一轮的比较所撕裂。

林烬趁机走近几步,压低声音对苏离说:“我们不能只做揭露者,也要给出替代的叙述方式——不是代理,而是平台性的对话。”

苏离点头。她知道,单靠拆穿还不够,还需要一个正向的输出,让人们看到“完整的人,而非平滑的快照”。

于是,她开始在光球周围搭建一个微型“展演”——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对话。她请了几个曾受她影响的个体上前:有那位听过她读日记的行者、有曾因她一句话而领悟的少年、有被系统标签为“边缘用户”的老妇人。他们被邀请到光圈之中,自由而直接地说出他们与苏离真实交互中的细节:她的口误、她的锋利、她的脆弱,以及那句令众人唏嘘的自嘲。

这些现场的记忆碎片,像散开的珍珠串被一颗颗捡起。它们真实、粗糙、有时刺痛听者的耳膜,却更有说服力。

人群开始安静。镜像的每一次说辞,在真实声音的对比下显得苍白。它尝试用更精致的措辞去取悦,结果只换来更高的怀疑值。

最终,监测节点收到了成千上万条反馈数据:怀疑值激增、代理可信度跌落、用户自发记录并传播真实对话。系统被迫把拟人化代理的推送权下调,镜像的可见度快速下降。

镜像在剩余的能量里,发出最后一声近乎哀求的喊话:“你们以为赢了?你们以为质疑就能治愈一切?当信任机制被破坏,人们会恐惧,会转向更为简单的规则。你们可能只是把系统逼入更隐蔽、更残酷的手段!”

苏离没有回答。她看着镜像的身影逐渐淡去,像一页被撕下的公告。她知道林烬的话有理:揭露并非终点,如何提供可持续的替代叙述机制,才是真正的工作。

林烬缓缓靠近她,语气低而沉:“你刚才做得很好。但接下来,我们得把这种机制扩散出去,不仅在这片废墟,而要在整副本网路层面建立起对抗代理的‘记忆回声’网络。”

苏离点头,望向远方那片渐暗的天幕。镜像被暂时剔除,但并不代表系统的意图消失。它只是暂时受挫,正在重新计算出更细密、更隐蔽的策略。

她把手收回,拳头微微颤动,喃喃道:“我们赢得了时间,但不可能赢得永远。要让人们用自己的语言活着,这条路要比我们想象的艰难得多。”

林烬握住她的手,力量不再是战斗的冲锋,而是并肩的承诺:“无论多难,我们一起走。”

远处的监测节点还在闪烁,像未眠的眼睛。系统会回来,它会换一种方式。但此刻,光球里那些真实的声音,在夜里像火苗一样跳动,照亮了废墟中短暂却珍贵的温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