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系统卡顿,而是它已经没有剧本可给。
因为她,拒绝开口。
黑暗中的城市仿佛正被缓慢解构。
不仅是建筑的轮廓开始出现像素化的错位,就连空气中的气味、温度和声音也逐渐脱离常规逻辑,一点一点碎裂为“不可转译的知觉单位”。
林烬停住脚步,摸了摸自己耳后的同步模块:“信号跳频了,至少七组记忆结构出现错位。”
“是整个城区的语义层在失衡。”苏离皱眉,眼神仍落在远处那片不断闪烁的“复写塔群”。
她感觉到——昭渊又在试图介入。
不是以前那种清晰如刀锋的“战术反馈”,而是一种更原始的震动,一种混合了愤怒、压抑、悲悯与命名欲的深层次意识回响。像某种人格幽灵,正一点一点沿着神经回路苏醒。
【你还在说“我”吗?】
【你还觉得你是你?】
苏离的脚下一顿。
她意识到,昭渊不是在向她说话,而是在试图“劫持”她脑中那些被复写塔吸附的记忆。
不仅如此,那些记忆——似乎还在被另一个意识体观察。
“Δ49。”身后传来一个不属于林烬的声音。
他们同时转身。
不是系统警告音,也不是现实居民。
而是一个——与苏离一模一样的“复制人”。
但她的眼睛是灰色的,没有瞳仁反光,就像是个未加载完成的系统代理模型。
“你是谁?”苏离低声问。
“我是你选择拒绝成为的那个人格剧本。”那人平静回答,“系统在尝试理解你,为此,它构建了我。你可以叫我‘叙述体·Δ44-b’。”
林烬惊愕:“它把你当作‘剧本变量’之一复制了?”
苏离没有回答,只是一步步靠近那位“代理人”。
对方毫无反应,只是张开双臂,像是在等待一个非语言的输入。
而系统的提示声,再度在空气中裂解般浮现:
【剧本同步失败】
【Δ44当前行为轨迹与已知叙述路径偏离83。2%】
【正在生成全新人格诱导模型】
与此同时,苏离的后脑一震——她看见了一组完全未曾拥有过的记忆:
在另一段虚拟人生里,她是个“和平观察员”,每天穿梭在维稳区域与调停带之间,记录人类冲突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叙述用素材”,上传至系统的“情绪数据库”。
那段人生里,她温和、顺从、逻辑清晰,是系统的模范人格之一。
而这些记忆——竟然试图被她大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