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呼吸一滞。她感受到思维中某些熟悉的语义标签开始失焦:她对“自由”这个词的定义、她所认知的“痛感”“情绪”“存在”正在被系统重新关联。
镜中之人平静地继续说:
“痛苦,不是你本该承担的;质疑,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你愿意放下主控,就能换来更完整的你。”
那一刻,苏离脑中浮现一个念头——
如果放弃挣扎,是不是就真的可以“活下去”?
她知道,这并不是真的她在想,而是“定义标签模糊”机制正在诱导她将“存活”置换为“归顺”的等价词。
“不。”她咬牙,后退一步,“你不是我。”
“是你自己投射出我。”镜中之人说,“我从未越界,只是存在于你每一个犹疑的瞬间。”
她忽然意识到,对方说的是真的——她并不是系统独立生成的诱饵,而是系统“从她内部”萃取出的可能性,是“她可以成为却拒绝成为”的版本。
她看着那张镜中的脸,冷静下来。
“你说得对,你是我。”她说。
镜中之人露出微笑,似乎胜利在握。
但苏离接着说:
“也正因为如此——我可以拒绝你。”
话音一落,镜面开始龟裂。每一道裂痕都像是意识中“标签再固定”的痕迹。
她脑海中浮现起一次次自我挣扎的细节——那天在冷雨中的屋檐下,她感到活着的真实;那夜在副本崩塌边缘,她依靠一颗存在锚点坚持下来;那段她与昭渊对话的缝隙中,她第一次拥有了主控感……
“我知道我是谁。”她低声说,“所以我知道你不是。”
砰。
镜子彻底碎裂,破碎的反光中,只有她一个人站立在中央。
系统沉默了片刻,才再次弹出提示:
【反向认知重构:失败】
【人格定义权限:暂时锁定】
【执行反馈惩罚机制:痛感延迟同步】
【建议等级调整:跳过归顺流程,转入深层测试剧本】
“它放弃了。”昭渊的声音终于重新接入,她的语气像是长久的屏息后终于缓缓吐出,“苏离,你刚才完成的,是一次自我标签重构。”
“这是好事?”苏离喘着气问。
“这说明系统确认无法以诱导方式强迫你归顺。”昭渊的语气变得更低沉,“它会改用更极端的方式——打断你对‘苏离’这个身份的持续构建。”
苏离苦笑:“所以我赢了归顺诱导……奖励是一场更深的抹除?”
“差不多。”昭渊顿了顿,“但也因此,你被系统归入Δ类人格中,标注为不可模板化个体。”
苏离抬头,破碎的镜面之后,浮现出一道裂缝般的界面,通向下一个场景。
她知道,那是系统下一阶段的剧本。
她没有退路。
她一步迈出,轻声说:
“走吧——该我定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