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再次亮起光。
这次并非如前几轮那般,逐步加载、由暗转明,而是一种诡异的“同步出现”——所有街道、建筑、天空、电线杆、广告牌、车辆甚至行人,几乎在同一时间瞬间“生成完毕”,像是某个剪贴板里的城市模板被强行整体粘贴了过来。
苏离站在中央街区的天桥上,视野中一切都太整齐了。整齐得像假人馆,像玩具沙盘。
她感到皮肤发紧。不是恐惧,而是系统性压迫下的本能预警。
“这不是加载,这是一场替代。”昭渊在她识别意识内的声音极低,“我们没有检测到它从内核调用了渐进构建指令,它用的是预制人格配置。”
苏离皱起眉,“也就是说,这里已经不是‘我’所在的副本?”
“不,它还是你在的副本。”昭渊顿了顿,“只是你不再是它唯一的‘我’。”
她呼吸一滞。
仿佛整个世界,有另一个“她”已经悄无声息地登入,而她还站在原地。
系统正在做什么她很清楚:它正在尝试“加载一个更合适的苏离”。
“不是替换我,而是让这个副本觉得‘那才是我’。”她缓缓道。
昭渊沉默了一秒,“你在迅速接近Δ类映像临界。我们必须想办法重设你的识别节点。”
“还来得及吗?”
“你还有一次机会。”
苏离低头看向掌心——她从上一章残留下来的那张倒置“c”标志卡片正在微微发热。
这不是系统物件,而是现实信号介入留下的连接锚点。只要这个连接没断,她就还有“反馈权”。
这意味着,她还不是“被模拟”的人。她是个“持证者”。
她抬起头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你在找我?”
苏离缓缓转身。
来人穿着灰色风衣,黑发短而干净,眼神平静得像无波湖面。最令她震动的不是对方的脸,而是那句语气——像极了她记忆中那个在“初始锚点副本”出现过一次的模糊身影。
“你是……?”
对方笑了,“不是说过了吗?我记得你。”
苏离警惕地后退一步。
这句话,林烬也说过。准确地说,是林烬第一次登场时,在副本中对她说的。
可这个人,不是林烬。
他像被从某段记忆中截出,重新编排了语调与内容,粘合起来的“拟真样本”。
昭渊的声音此刻冷了下来:
“它不是林烬,也不是你记得的任何人——它是你‘潜意识希望相信的那个人’。”
“它是你的‘定义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