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太多,搁在哪儿付宁都不踏实。
在院子里转了几圈,他决定在窗户底下挖个小地窖,把它们都先藏起来。
连着两天他们都没露面儿,二狗一家也灰溜溜的搬走了。
从表面上看,是他们几个外乡人为了自保不得不把本乡本土的佃户辞掉,心里过意不去,也觉得没脸面,所以就躲了。
连二狗他爹都是这么想的,恨恨的踹了儿子屁股一脚,“都是你瞎折腾,好好儿的差事折腾没了,走,找二赖子去!不把这个损失补回来,我让他走道儿都不踏实!”
而实际上呢,付宁他们两天闷在院子里,紧急挖了个地窖出来,把重要的东西都藏起来了。
等二狗家都搬利落了,付宁他们才出门,开始平整那五亩地。
这回种子到了,梅家坳的春耕正式开始了。
地势最高的五亩地种晨丰三号,中间的五亩地种他们本地的品种,而地势最低的这五亩地,付宁都种上了晨丰二号。
今年是他第一次在南方做种植试验,所有品种都要记录基础数据。
等他们忙活差不多了,小满又开始往村里跑,带回来了一箩筐的热闹。
二狗家到了村里,跪在族长家门口就不起来了,说是梅二赖子逼着二狗给他当内应,现在事情漏了,生计没了,那个二赖子得负责。
他们还嚷嚷着说要是不给个说法,就把二赖子以前干过的缺德事儿都抖落出来,看到时候谁下不来台。
要是别人,梅家族长就叫人轰走了,可是二狗家也姓梅,在这个村里也都是实在亲戚。
再说了,二狗名声再次,那也比二赖子强,不知道多少人等着他往外秃噜事儿呢。
梅家族长没办法,请了家里辈分高的长辈过来一块儿说和,二狗父子俩才消停下来。
最后还真跟付宁说得一样,原来小满家的房子和地都归了二狗家,换得他们两个闭嘴。
不过这么一耽搁,农时就误了几天,二狗父子俩什么都顾不上了,几乎住在地头儿上把玉米和红薯抢种下去了。
等着各种小苗儿一破土,农人们的忙碌日子就来了,除草、浇水、施肥,天天是两眼一睁就是干,闲事儿立马少多了。
付宁更是忙,天天可着这梅家坳跑,三个品种的玉米都得监控生长情况,他的科研小组也没了,只能抓着倪墨、保本和鹿生凑数。
小满想帮忙,可他不识字,一连几天都挺低落的。
付闯也被限制了行动,不能满山乱跑,在家也挺郁闷。
这爷儿俩一拍即合,每天付闯教小满五个字。
学完了,小满下地干活儿去,付闯等着小满娘把饭做出来,他给送饭去。
这日子就跟玉米秧子似的,一个没在意就蹿上去一大截。
等到了夏天的时候,中原大地迎来了巨变。
锚点的设想开始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