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秋收后才能拿呢,谁知还未开始农忙,就先受了。
“至于打理农田需要的农具、肥料等必需品。你们就直接去肖总管处领
取。”别院里的农具都统一安置在新建偏院的储物间,有需要就去肖恒处报
备登记,随用随领。*。无需自垫银两。
“好好好。”汪家夫妇俩一个劲地点头。没想到连肥料之类的损耗品也
不需要自家负担。那这三两银子纯粹就是他们的劳力费呀。心里有着满满的
感激。知道这是主家有心想帮衬自家。
“汪伯、汪婶,若是实在吃不消……就直接来找我。我可以再安排人手
过来。别硬撑。”临走前。苏水潋忍不住提醒。见汪家夫妇年纪也快四十了
,这一下子又增加五亩新地,生怕他们一家子压力过大,反倒是害了他们。
“行。咱有数。夫人尽管放心。”汪家婆娘拍拍胸脯保证道。他们家那
三亩良田平时交给大儿子小俩口打理都没问题。除了农忙。不过,主家不也
说了,农忙时自有帮工,全部要求他们收割五亩地的粮食。这一来。哪里有
什么累的呢。平时她家汉子都闲到要上秀峰钓鱼去了。
“那个……夫人,若是别院有招丫头,能不能让咱家小梅也去试试?她
今年虚龄也有了,完全做得来府里的事。”听劳家婆娘说,她家汉子兼做花
匠,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两银子。那让小女儿进去做个端茶倒水的小丫鬟,也
应该有这个数的吧?
“咦?”苏水潋闻言顿住欲要出门的脚,转头看向满脸期待的汪婶,再
扫向一旁扯着衣角有些羞涩的小梅。
她从不主动朝“合园”下属的村民家招丫鬟小厮,一来是怕他们说主家
欺人。居然让他们宝贝的丫头与小子,进府做丫鬟小厮。二来,也怕父母健
在又离家近的丫头小子们,一心惦记着回家。不认真做事,坏了别院的规矩
。届时罚又罚不得,骂也骂不得。
故而,她只在青田镇招过长期帮工,为了酱菜酿工坊的运转。
其他需要的人手,都是通过养心堂招来的孤儿或是单亲家庭的人。
“你自己也想去?”苏水潋问低着头的小梅。
“嗯。”小梅轻轻点了点头。她早见过在主家做事的丫鬟,穿戴的比她
现有的衣服都好。出门丝毫不像是丫鬟。而且据村长说,做的好的,机会进
学堂学习,还能去城里的店铺。她听了之后,早就想去试试了。就算不能像
大宝哥那样做到木材行掌柜,能做个稳定的店员,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也是
好的。
“可是,若长期聘约,最短也要两年。你有把握吗?”苏水潋微笑着问
道。她并非有意刁难。只是进入别院做事,首先要跟着春兰培训个把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