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呵呵笑道:“我不是在南京的互联网大会上说了,人类不断发明工具,但问题却永远不会减少嘛。
不能只想着好处,却对它带来的问题视而不见嘛!
有问题解决就好,别做鸵鸟。”
话是这么说,但双学涛还是愁眉苦脸。
张潮才不理文青病发作的他,见办公室里所有编辑的注意力都在这边了,就站起身来对大家道:“今天来这里,其实是有事情宣布……”
除了早就知道内情的马伯慵、双学涛外,其他人的脖子都伸得老长,就连兰婷也不例外。
张潮道:“之前三篇,都在其他期刊连载,大家心里是不是都有些意见?”
编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还是兰婷这个老同学不客气地道:“当然有意见!
你是《青春派》的创始人,你的作品就该发在《青春派》上!
再说了,你发作品那三期,不管《收获》《十月》还是《当代》,销量都比我们《青春派》高了……”
兰婷一边说着,一边瘪了嘴,一副委屈到头的样子。
这倒不是她仗着和张潮是老同学,就故意撒娇。
而是她确实把全身心都扑在了《青春派·非虚构》的编辑工作上。
对于张潮“吃里扒外”
的行为,意见自然很大。
张潮不以为意,爽朗一笑,道:“那好,接下来这篇,我肯定发在咱们《青春派》上。
不过这篇我还没有开始写……”
见众人望眼欲穿的样子,他也就不卖关子了,继续道:“我打算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作,这需要在座各位的参与。”
编辑们露出困惑的神色。
写作是一件高度个人化的事,大作家通常更有一种强烈的执拗,自己的思路是绝对不容外人置喙的。
他们也就在生涯早期能听听编辑和读者的意见,成名以后个顶个的骄傲。
张潮年纪不大,但是成就很大,业内没听说过哪个编辑敢在他的稿子上大动干戈的,他这句“需要在座各位的参与”
是什么意思?
张潮缓缓道:“这部,我每写完一个部分,都会留下一个关于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的选择题,由这间办公室内的所有人投票决定。
我将按照你们的投票结果来继续写作。
也就是说,这篇最终会写成什么样子,至少有一半是各位决定的,不知道大家有兴趣参与吗,有兴趣教我写吗?”
这番话说得连本来意兴阑珊的马伯慵都精神抖擞了起来,双学涛眼神更是迷惘尽去,换成了不可置信的错愕。
昨晚你可不是这么和我俩说的,你就说第四篇会放在《青春派·大观》连载,可没说要让编辑们参与作品走向的投票啊。
大家的脑子此刻都麻了,旋即变得无比兴奋——教张潮写,这真的是我不花钱能玩的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