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2004 > 第321章 茅盾文学新人奖要变成张潮的形状了(第3页)

第321章 茅盾文学新人奖要变成张潮的形状了(第3页)

那在中日可以自由往返,双方在对方国内都有几十万常驻人员,互联网已经如此发达的情况,还沿用旧的交流模式,似乎有些‘隔靴搔痒’了呢。

饭塚教授参与过多次这样的活动,深感传统的作家互访机制已经无法承载曾经的使命,反而因为相互客气、相互吹捧,形成一种新的成见。

饭塚教授认为老作家们暮气已重,顾忌又多,所以不如让青年作家来打破这种僵局——尤其是您这样的青年作家!”

这一番话说得让张潮不禁对眼前这个大自己几岁的“华裔作家”改观了一些。

饭塚容作为长期致力于中日两国文学界交流的学者,有自己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果没有让他接触到张潮,可能也不会有促成中日两国青年作家互访交流的想法——但谁叫他偏偏遇上了张潮呢?

长期以来积压在心里的构思,一下就藉由张潮的影响力迸发出来了。

王震旭诚恳地道:“我之所以在说出这件事之前,讲了《刑警荣耀》在日本引发的风波,就是想说中日两国的文学界,彼此之间的了解都太浅薄了——当然,可能不包括你在内。

青年人是最热情也是最坦诚的,青年人之间的交流才是‘有效交流’。我们也诚恳地希望,日本的青年作家们,能像我一样,亲身接触到张潮君你这样优秀的同龄人!”

张潮用手拈起茶杯,在指尖轻轻捻动着,不一会儿就道:“感谢饭塚教授的厚爱。不过他可能很了解文学,但不太了解中国……

我只能讲,我会促成这件事,但不会当什么牵头人。如果事情能成,我一定参与其中;不成嘛,也不要太失望——本身这就是一件难事。

你觉得除了几个老派左翼作家,日本现在还有几个对中国有好感的文化精英?”

王震旭闻言,尴尬地不知如何回答,只能低头表示“拜托了”。

张潮又看了看窗外,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多,蝉鸣声越发密集,在槐叶间织成金箔般的声网;竹帘筛下的菱形光斑已经开始爬上茶案,把冰裂纹茶杯烫出蜿蜒的琥珀色光痕。

张潮站起身来道:“好了,我要去工作了,估计那班老家伙们要开始哇哇叫了。”

看到王震旭露出好奇的神色,张潮解释道:“就是你刚刚说的‘暮气已重’‘顾忌又多’的老作家们啊!”

王震旭吓了一跳,刚要开口说什么,张潮道:“放心,我嘴巴没那么大。——好了,你可以回日本去等消息了,顺便替我给饭塚教授带个好。”

王震旭也站起身来,深深一鞠躬:“嗨伊!”

两人这才一前一后,出了四合院,一个往南、一个往北,一个奔作协,一个奔酒店。

四合院离位于朝阳区东土城路的作协走路只要10分钟,不过初夏午后的天气颇热,等张潮走进大会议室的时候,后背已经湿透了。

大会议室里挂着一个大投影仪,连着一台电脑正在不断地展示着各种数据。「潮汐文化」IT负责人李万东,正在不断讲解这些数据背后代表的各种含义。

以往此类评选多是各地作协还有各出版社上报人选,主观性极大。这次引入「技术赞助」以后,开始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来佐证入围名单的客观性。

这对于文学奖评选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所以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老作家姜子龙一看到他就连声道:“你跑到哪里去了,现在才回来!刚刚有几个数据,小李讲不清楚,我觉还是要你来讲。”

张潮道:“刚刚和人谈事,忘了时间——对了,我又有一个新想法!大家听听看?”

话音落地,在座诸位脑门的青筋都开始跳起来。

张潮来「茅盾文学新人奖」组委会工作半个月时间,差不多一两天就有一个新想法,偏偏还特别有道理,让人至少要慎重考虑。

他是不参加评选,可是这个奖,都快成他的形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