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道:“不是领奖——是去访问。”然后把饭塚容教授准备邀请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访日的心愿大致说了一下,甚至还暗示了他对过去作家团访日流程化、模式化的“微词”。
邹光明能在鲁院和作协都身居要职,自然有“闻弦知雅意”的玲珑心,随即问道:“饭塚教授没有和作协提这事啊——而且这和你能不能见马悦然老先生有什么关系?”
张潮一脸苦相地道:“饭塚教授知道我们开始办「茅盾文学新人奖」以后很高兴,他希望所有被提名的年轻作家,都能进入访问名单。
我呢,思来想去也没有这个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把这场访问做好。所以目前和饭塚教授口头约定的是,9月份我带马伯慵他们几个作家去,总好过给人放空炮啊!
时间嘛,来来回回的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加上各种准备,还真是没有时间见马悦然。”
邹光明眉头一皱,道:“作家团访问日本是文化界重要的涉外事项,要经过层层审批的,从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流程的审批、活动经费的签发,再到具体成行,至少要半年!
怎么能这么草率呢?你们这算什么?”
张潮一脸无辜地道:“算公司团建啊!”
邹光明:“……”可恶,早知道不问了!
张潮这还没完,掰着指头数起来:“我算一个;「潮汐文化」的马伯慵有提名,双学涛有提名……”
邹光明听不得这个,连忙打断道:“好了好了!别数了!这个事我知道了。我待会儿去作协,找铁宁主席把这事说一下。这种活动还是想办法由作协来组织。
饭塚教授的意见我们会考虑,不过你千万别轻举妄动!”
张潮这才笑嘻嘻地放下手,对邹光明道:“我就知道邹院长一定有办法!当初让我同时入学燕大、燕师大就是您找的文件、出的主意!”
邹光明脸一板,道:“你还记得自己是鲁院的学生?对了,你最近要是没其他事的话,过来给高研班的学生们上几堂课?”
张潮脸顿时垮了下来,连声推辞道:“我这年纪还小,人微言轻,给老大哥们上课不合适……”根据张潮经验,高研班的学员年龄很少低于35岁,他当年以19岁的年龄入学,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邹光明“哼”了一声,然后道:“我看你在厦大上课上的不是挺好的,还出了本书,叫什么来着?——《鹭岛潮声》?
我看你挺适合上课的,以后也给你的讲义出本书——《八里庄听潮》。”
张潮脸都快成苦瓜了,喃喃道:“八里庄它也不靠海啊……”鲁院不比厦大,厦大上课是一帮年轻人,这里上课一帮老油条;厦大上课有课酬,还安排了专家宿舍(虽然没住),鲁院上课八成是给母校做奉献,自己还要每天开车过来……
这时候邹光明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然后就推门进来一个年轻的女性,一张鹅蛋脸、一头长发,对邹光明道:“邹院长,大家的表格填完了……”
张潮瞪大了眼睛:“张越然?你怎么在这?”
张越然看到张潮也有些诧异,不过想到今天早上二楼会议室就在举办他的作品研讨会,倒也没有太意外,而是道:“是啊,我是第七届高研班的学员。”
邹光明从张越然手里接过表格,笑呵呵地道:“我们这届高研班,有意向新作家、年轻作家倾斜了名额,除了越然,周佳宁现在也在这里。
除了她们俩,还有蒋峰,还有鲁敏、周瑾……”(他们正是07年第七届的学员)
张潮头疼地连连摆手道:“好了好了,别数了!”什么叫报应?这就是了!
张越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
邹光明一脸遗憾地道:“我想让张潮给你们上上课来着。不过人家现在太忙了……也难怪,今时不同往日……”
张越然闻言也有些遗憾,对张潮道:“其实我个人来说,还真想系统地听听你的课——尤其是你上个月在「新理念」现场写的那篇文章,‘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邹光明连忙道:“张潮觉得自己年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