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就该盘一盘这份家底了。
刚穿越过来当日,她就想看账本的,被渣男给打断了。
她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筹码,才能干净利落地斩断这恶心的牵连!
真儿动作麻利,很快便搬来了厚厚几摞账册,堆满了书案。
菱辞沉下心,一本本翻阅。
越看,心中越是五味杂陈,既为原主惋惜,又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
原主菱辞,真是个被埋没的商业奇才。
三年前,一个不足十五岁的小姑娘,仅仅凭着五百两银子的微薄本钱起家。
三年后,她的商业版图竟已扩张至七个位置优越的庄子,遍布京城繁华地段的三十多家铺面。
粮铺、布庄、酒楼、首饰行、南北货栈……涉猎广泛,经营有方,账面上呈现出的盈利增长令人惊叹。
然而……
这些令人骄傲的产业里,却爬满了蛀虫。
菱辞的目光冰冷地扫过账册上的名字:
【表情】肖愈名下有两个上等良田庄子,坐落在京郊最肥沃的地段。
【表情】李氏名下,则是两个收益稳定的米粮庄子,外加三个地段最好的绸缎铺。
【表情】除此之外,魏鸢名下还有三家位置极佳、专营时新首饰和胭脂水粉的铺子。
菱辞深吸一口气,原主的记忆碎片翻涌上来。
当初,李氏是如何“语重心长”地劝她,“辞儿啊,你一个姑娘家,操持这么多产业太辛苦了。愈儿是你夫君,娘是愈儿的亲娘,我们替你分担一些,天经地义!”
原主那傻姑娘,竟真信了这番“体贴”,将价值不菲的产业拱手相让。
更可笑的是肖愈!
他搂着原主的肩膀,满口仁义道德。“大嫂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在府里终究是寄人篱下。给她几个铺子傍身,让她心里踏实些,也能显出你的大度。”
于是,原主又“大度”地将三家盈利丰厚的首饰铺划到了魏鸢名下。
讽刺的是,产业转到他们名下后,李氏和魏鸢从未费心经营过一日!
账册显示,她们名下的庄子铺子,管事和运作模式依旧由原主的人把控。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贡献”。
菱辞的目光落在魏鸢名下那三家首饰铺的账目上,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账本上频繁出现“魏娘子取走赤金镶宝步摇一支”、“魏娘子取走点翠嵌珠凤钗一对”、“魏娘子取走翡翠玉镯一副”
后面标注的金额,赫然是“未付”。
魏鸢,她仗着自己是名义上的东家,隔三岔五就去铺子里,如同逛自家库房,专挑最时新、最昂贵的首饰,分文不给,直接拿走!
掌柜们碍于她是“东家”,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记在账上,导致这三家铺子的实际盈利比其他同类型铺子低了整整三成。
菱辞的心都在滴血,为原主的善良被如此践踏!
她猛地合上账册,对侍立一旁的真儿冷声道:“真儿,你立刻去魏鸢名下的那三家首饰铺,告诉掌柜们,从今日起,铺子一切照旧,但魏鸢若再去取东西,一律按市价付现银!一分钱都不能少!记住,态度要强硬,就说是我林菱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