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成美女杀猪匠 > 第二百章 雪中送炭(第1页)

第二百章 雪中送炭(第1页)

“王公子,我一直想不明白,你为何要帮我?”武安君带着几分探寻的意味看向王渊。

他虽已掌控三州之地,可根基太浅,对漠北、东胡的局势几乎一无所知——若不是王渊今日主动相告,他恐怕还被蒙在鼓里。可太原王家手眼通天,势力遍及南北,王渊这般处处提点,究竟是图什么?

王渊闻言,轻摇折扇,扇面上的墨竹纹路随着动作微微晃动,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语气从容:“我观武大人行事,颇有章法——从唐州剿匪到三州安民,再到造战车、练精兵,一路行来,步步稳妥,令人叹为观止。王某只是想与大人结交一番而已,别无他求。”太原王家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识人”与“布局”,他看好武安君,自然要提前递上橄榄枝。

“王公子是代表自己,还是代表王家?”武安君放下茶杯,抬眼看向王渊,他没想到王渊会回答得如此直白,倒让他有些意外。

“目前只代表我自己,以后如何,不好说。”王渊收起折扇,“此番我已把唐州军的情况通报给家族,只是家族尚未给出明确答复。”在王家众人看来,武安君如今不过是大乾的一个观察使,手握三州之地却夹在北元与大乾之间,随时可能沦为战乱的牺牲品,还不值得王家投入过多。

可王渊不这么想——他总觉得武安君绝非池中之物,就像潜龙藏于渊,终有一日会腾空而起,搅动风云。

“王公子倒是敞亮。”武安君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也郑重了些,“那么本官也就直说了——太原钱庄凭什么能横跨大江南北,既与大乾官府往来,又和北元贵族做生意?你们到底有什么底牌?”他早就好奇,太原王家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世家,怎么敢同时与两个敌对政权打交道,还能安然无恙?

王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味道差了些,缓缓道:“因为南北双方都有这个需求,而我太原王家,恰好能满足他们,还能让他们都拿到好处。无论是北元的完颜家,还是大乾的赵家,在发迹之前,家中老祖就曾与我王家有过往来,算是旧识。后来南北议和,我王家也在其中穿针引线,虽谈不上有多大功劳,却也攒下不少人情。”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南北之间的银钱兑换、物资流通,若是我王家不做,暗地里就会有无数黑钱庄、黑商趁机牟利,到时候官府半分好处都得不到,还容易滋生乱象。如今我太原钱庄来做,该给大乾朝廷的税一分不少,该给北元贵族的‘分红’也绝不克扣——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武安君微微颔首,心里瞬间明了——说到底,太原王家就是个“操盘手”,把南北双方的利益绑在自己身上,无论是北元皇室还是大乾朝廷,都能从他们这里分到一杯羹,自然不会轻易动他们,除非与更好的替代方案。

武安君暗暗思忖:“看来这王渊今日来找我,不只是通报消息,更是想提前与我建立更深的联系,为王家留条后路。”

他想起曾听人说过,乱世之中,各大世家为了传承下去,都会暗中扶持潜力势力,以求自保。太原王家之前押中了大乾和北元,如今又想押注自己,想必也是这个道理。

武安君摸了摸下巴,故意带着几分调侃开口:“王公子既然想结交本官,可不能空手而来吧?一般的金银珠宝,本官也看不上——你这堂堂太原王家的公子,不该带点‘诚意’来交好本官吗?”

王渊早有准备,闻言轻笑一声,语气带着笃定:“咳,一般的东西,想必大人确实瞧不上。我知道大人眼下最缺的是粮食,所以特意准备了十万石粮食,如今已在运往邓州的路上,算是王某的一点心意。”

“十万石?”武安君瞳孔微微一缩,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他没想到王渊这么大手笔!如今三州之地粮食极度短缺,尤其是邓州,百姓们还在靠掺了树皮的米汤度日,一碗米汤里能捞出的米粒屈指可数。十万石粮食,足够让三州百姓的粥里多上不少米粒!

他放下茶杯,起身对着王渊拱手,语气诚恳:“王公子这份礼,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代三州的百姓,谢过王公子!”

“咳,武大人客气了。”王渊也跟着起身,语气带着一丝不好意思,“只是在下人微言轻,这十万石粮食并非无偿赠送——按照眼下的市价,再加一成,如何?”他解释道,“如今江淮一带的粮食,已被大人收购得差不多了,粮价本就涨了不少。各地官府又严格管控粮价,就算大人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这么多粮食。”

“价钱好说。”武安君点头应下,随即又面露难色,“只是,本官眼下恐怕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银钱。”他心里清楚,王渊口中的十万石粮食,大概率是从北元运来的——比市价高一成,已是极低的价钱。可十万石粮食折算成白银,差不多要六万两,若是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整个三州的财政都会陷入危机。

如今他治下的各州县,之前都遭过兴化军洗劫,就算是他当初“下手最轻”的唐州,地方大族也被搜刮得差不多了,根本没地方再筹钱。普通百姓饭都吃不饱,还得靠官府发放的救济粮和低息贷款勉力维持,更别提征税了。

武安君在心里盘算——眼下能挣钱的产业只有三处:一处是槿颜打理的两家铺子,每月能有三千两左右的收入;一处是大盘山的铁器坊,每月售卖铁器能有千余两收入,可这些钱都要用来采购铁矿和煤炭,补贴山寨用度;还有一处是李采薇的商号,可那是李采薇的私产,之前采购粮食时,她已经垫付了不少,武安君实在不好再开口。

除了给唐州军预留的军饷,他手里几乎没什么活钱。胡正平打理的江南钱庄,来存钱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来贷款的商户,手头的银子早就贷了出去,要等到秋收后才能回笼资金。

“大人能拿出多少来?”王渊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在他看来,武安君屡战屡胜,肯定缴获了不少财物,如今又掌控三州之地,区区六万两白银,不该拿不出来才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