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成美女杀猪匠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尘埃落定(第2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尘埃落定(第2页)

“陛下,大军不可一日无粮,连日暴雨乃天灾,非人力可扭转啊!”

……

谭之望松了口气——钱没白花,关键时刻总有人站出来说话。至于冷碑,便用他的头颅祭奠辛表程,也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最终的结果是:谭良弼虽北伐有功,却未得升迁,仍以从三品云麾将军之职驻守兴化军;朝廷为安抚他,赐封“勇武伯”,算是给了个台阶下。

驿馆内,武安君换上绯红色官袍,正大马金刀地坐在堂中喝茶,袍子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

谭良弼脸色铁青地走进来,见他这副模样,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恨不得当场将其撕碎。

“勇武伯大驾光临,今日当摆桌庆贺才是!”武安君呷了口茶,嘴角勾起一抹讥讽。

昔日他虽需仰望谭良弼,却从未露过半分惧色;如今二人地位相当,自然更加肆无忌惮。

“武大人好兴致!”谭良弼冷笑一声,语气冰碴子似的,“三州之地十数万灾民嗷嗷待哺,你还有心情在此品茗?换作本将,此刻早已快马加鞭赶回驻地。若迟了,等御史将各州惨状报至朝堂,只怕陛下震怒!”他对交出邓州并无不满——这本就是准备丢给朝廷的烂摊子,换武安君接手也无妨。

只是没想到,这泥腿子竟能咸鱼翻身,成了掌控三州军政的从四品高官。这三州虽是深坑,可若能填上,三年后得朝廷认可,必然再进一步。不到三十岁的三品大员,放眼天下也极为罕见,再加上对方对自己的恨意,日后必成死敌。

“这还得多谢谭大人‘体恤’地方啊!”武安君放下茶杯,语气里的鄙夷毫不掩饰,“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当真是‘天高三尺’,让人望而生畏!”

“战时一切以取胜为上,本将所为,何错之有?”谭良弼冷哼一声——不搜刮钱财,如何激发麾下将士的血性?

“对了,谭将军,冷碑一行何时送往唐州军?”武安君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如刀,“根据朝堂决议,冷碑及其心腹当处斩首,而监斩官,正是下官。”这算是给襄阳军和唐州军一个交代。

如今冷碑及其麾下仍在兴化军中,武安君堵在此处,正是为了要人。

“武大人放心,冷碑此人,我自会安排送去。”谭良弼咬牙道,对武安君的强硬极度不满。

“不仅是冷碑,他带走的襄阳军士兵及战马,都需一并送回。”武安君寸步不让,反正早已撕破脸,“人、马到齐,我立刻率军撤回唐州。”

“自然!”谭良弼丢下二字,转身便走,袍角带起一阵疾风。

他原本打算吞并冷碑的精锐骑兵,却没想到武安君也盯着这块肥肉,自然不会让他得逞。

让武安君意外的是,不到半个时辰,谭良弼竟带着亲卫呼啸而出,连驿馆的行李都打包带走了——显然是一秒钟也不愿与他共处一屋檐下。

武安君摇摇头,转身回房准备歇息。连日奔波,又在朝堂上紧绷着神经,早已乏了。

刚解开腰带,店小二便来敲门,声音带着几分拘谨:“大人,外面有位管家求见,说是……说是刑部尚书李大人府上的。”

“刑部尚书李大人?”武安君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自己那便宜老丈人李恒盛,有个兄长在朝中当大官。对方原本只是刑部侍郎,暂代尚书之职,如今总算熬出头了。

对于李采薇的这位伯父,武安君略有耳闻:此前因李采薇之事,李恒盛与其兄李恒茂几乎断绝往来。如今人家相邀,他不好拒绝,当即换了身常服,随李府管家前往李恒茂府邸。

李恒茂一直对弟弟将李采薇送给武安君做妾一事耿耿于怀。李氏乃是百年大族,嫡亲的女儿怎可为妾?即便在佛塔清修,那也该是王妃待遇,名分绝不能少。

他本不想再与武安君有任何牵连,可如今形势不同——武安君身为淮北三州观察使,掌握三州军政,地位显赫。虽在李恒茂眼中,这不过是半个封疆大吏,但其手中有一项权限,却让满朝官员眼热:三州官员的举荐权。

天下官员的任命流程,向来是先获功名,再到吏部排队。有钱的花钱打点,有关系的托人情,想谋个实缺难如登天。如今这三州之地,少说空出十几个官位,只要武安君愿意举荐,条件不太离谱,吏部定然点头——否则日后三州出了乱子,武安君将责任推给吏部,谁也担待不起。

李恒茂身居高位,长子李采柏还算争气,早早得功名外放为官;可次子李采榛却不争气,科考屡次落榜,想当官难上加难。这些年,敢在科考上动手脚的只有权倾一时的蔡桧,如今朝堂各派制衡,谁敢动这个心思,无异于自寻死路。

“下官武安君,见过尚书大人!”武安君进府后,一眼便认出了廊下站着的中年男子——身着月白常服,面容清癯,与老丈人李恒盛确有七分相似,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官场打磨出的锐利。

“贤侄何必多礼?”李恒茂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热络得仿佛多年未见的亲人,“跟采薇那丫头一样,叫我一声伯父便是!”他心里打得明白,必须先拉近距离,才好开口求人。

“小侄见过伯父!”武安君顺水推舟——能在朝堂多个靠山,总归是好事。

“快随我进来!”李恒茂拉着他往里走,路过假山时,指着身旁一个面色白净的年轻男子道,“这位是你堂兄,采榛。采榛,还不快见过你妹婿武安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