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选调生出身的官员 > 第409章 周文的电话(第1页)

第409章 周文的电话(第1页)

电话的信号指示灯在昏暗的办公室里幽幽闪烁,像一颗孤悬于遥远夜空的星。秦风握着听筒,周文的声音从数百公里外传来,冷静、清晰,带着一丝技术专家特有的、近乎刻板的平稳,却像一道强电流,瞬间击穿了江泉深夜的沉寂。“秦市长,调令已到。明日清晨启程,预计下午抵达江泉市公安局报到。”没有寒暄,没有情绪波动,只有纯粹的信息传递。这就是周文。“好。”秦风的声音同样听不出波澜,但握着听筒的指节微微发白,“江泉的情况,比我们之前沟通的更复杂。市公安局是铁板一块,局长李强是赵达康的铁杆心腹。你的任命,是他们被迫吞下的苦果,他们绝不会让你顺利开展工作。等待你的,可能是全方位的监视、孤立和架空。”“预料之中。”周文的回答简洁至极,“权限范围、物理环境、人员构成已初步建模。预期阻力系数0。85以上。已准备应对方案A、b、c。”他甚至将困境量化成了数据模型。“首要任务是生存和立足。”秦风语气加重,“不要急于触碰核心,不要主动索取敏感数据。你的分工是科信和经侦,就从最基础、最‘无害’的技术升级、设备巡检、业务培训做起。取得李强的表面认可,麻痹监视者,是第一目标。”“明白。以技术官僚身份进行伪装,优先级:降低威胁感知,建立基础信任,获取系统底层物理接入权限。”周文精准复述行动纲领。“保持静默,非紧急情况不使用加密通道。一切小心。”秦风最后叮嘱。“收到。明日开启新协议。完毕。”通话切断。办公室瞬间陷入一种比之前更深的寂静。那部特殊的电话屏幕暗了下去,仿佛从未响起过。但秦风知道,棋局上最关键的一枚棋子,已经越过了楚河汉界,正式落入了这片杀机四伏的战场。他缓缓坐回椅中,没有开灯,任由窗外城市的光怪陆离将房间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空间。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却如同开启了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全息沙盘,江泉市公安局的立体结构图、人员关系网、数据流向图…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层层展开。周文的到来,首要任务是活下去,并扎下根。任何激进行为都可能导致瞬间被扼杀。秦风思维飞速运转:姿态:必须极度低调,甚至显得平庸。只谈技术,只钻业务,对权力、人事表现出毫无兴趣。主动向局长李强汇报工作,尊重现有秩序,甚至对明显的监视和刁难表现出“迟钝”和“顺从”。切入点:从市局最不敏感的技术短板入手。比如,以“提升全市警务信息化水平”为由,申请对老旧服务器、网络设备进行巡检和升级提案。这种工作耗时耗力,不出政绩,不易引发警惕,却能合理合法地接触核心机房和基础设施,摸清物理布局和网络拓扑。人员:对李强安排的“助手”(实为监视者),表面全盘接受,甚至依赖。暗中观察,筛选其中可能存在的技术狂热者、或被边缘化心有不满者,进行极隐秘的、技术层面的试探与引导。信息:初期绝不主动调阅任何与雾江、清泉计划、重点企业相关的敏感数据。所有数据请求,必须基于公开的、合理的业务需求,并完全按照程序报批,留下“合规”痕迹。生存阶段,周文必须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无声无息。一旦初步立足,下一步是在铁板上钻出第一个孔。秦风的手指在虚空中有节奏地敲击,推演着:技术破壁:周文的核心优势。以“安全加固”、“性能优化”为名,开发或引入新的日志分析工具、网络流量监控系统。这些工具的表面功能是提升安全性和效率,但其底层代码和权限,必须留有极其隐秘的“后门”,用于镜像特定人员、特定Ip地址的数据访问记录和操作行为。——从监视者身上,反向获取信息。数据拼图:不直接索取“结果”,而是收集“过程”。利用经侦支队办理普通经济案件的权限,调取银行流水、企业注册信息、税务记录等公开数据,建立庞大的基础数据库。同时,以科研合作名义,向环保局、卫健委“申请”脱敏后的宏观统计数据。这些碎片化数据,在周文的建模能力下,能否交叉验证,勾勒出异常资金流、关联企业网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图谱?人心破壁:市公安局并非铁板一块。总有不得志者,总有对李强或赵达康心存不满者,总有对真相尚存良知者。周文需要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以极其隐秘的方式,识别、观察、并尝试接触这些“裂缝”。这步棋最险,必须慎之又慎。破壁阶段,周文要像一把激光钻,在一点上持续施加能量,悄无声息地熔穿阻碍。周文在内部破壁的同时,必须与外部力量建立绝对安全的连接通道。秦风睁开眼,目光锐利:与自己的连接:放弃所有常规通讯。启用基于一次一密、短突发信号的极端加密通讯协议。联络时间随机,地点变幻(利用视察、调研等公开活动间隙)。内容仅限于最关键的行动指令和核心数据摘要传递。与杨小波的连接:杨小波是外部信息枢纽。周文获取的内部情报,通过加密通道传递给杨小波,由杨进行初步筛选、整合,再择机报给自己。反之,自己的指令也通过杨小波加密中转。杨小波需利用文旅项目调研等名义,建立与市公安局科信部门的“正常工作联系”,作为掩护。与刘玉凤的连接:刘玉凤提供的是高层信息与资源。周文一旦获取能指向特定健康危害或权钱交易的铁证,可通过秦风,由刘玉凤动用其省级甚至更高层渠道,进行验证或施加压力。这条线是杀手锏,非关键时刻绝不启用。连接的关键是:单向、加密、分散、伪装。绝不能形成任何可见的联络网。最终,所有行动必须指向唯一目标:获取无可辩驳的铁证,并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致命的方式发出。秦风脑海中闪过最理想的行动路径:周文通过技术手段,锁定特定企业偷排数据流或异常资金往来证据。杨小波李芸通过民间调研、档案挖掘,匹配上具体的健康损害案例和历史污染证据。自己利用副市长身份,以调研、座谈等名义,接近关键知情人,进行政策攻心或取证。刘玉凤在关键时刻,提供高层验证或保护,确保证据链能直达天听。多方证据在周文的数据模型中汇合、验证,形成逻辑严密、无法摧毁的证据堡垒。选择省里重大会议、上级巡视期间等最佳时机,由自己或通过刘玉凤的渠道,发动雷霆一击。推演至此,秦风深吸一口气。路径清晰,但每一步都布满荆棘陷阱。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满盘皆输。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江泉地图前。手指划过雾江蜿蜒的曲线,最终重重地点在市公安局所在的位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