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座棱堡加起来能容十五万人,可他们这拨人连一半都不到,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两间宽敞的住处,孩子还有地方跑跳。
更让他安心的是,朝廷还会派军械营的教练过来,教军户们用棱堡里的火炮、弩箭这些防御器械,帮着规划巡逻路线和防御范围,连冬天取暖的柴火怎么储备都想到了,方方面面都透着周到。
马进山夜里躺在棱堡的营房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是窗外风吹草叶的沙沙声,心里却满是愧疚——
他总觉得自己这个总督当得太不称职,从安置人口到筹备物资,从草场划分到住处安排,方方面面都要陛下操心,连军户们最基本的粮食、盐巴这些生活资料,都得靠朝廷从关内调拨。
“咱大明的军户,本该替朝廷分忧,守好边疆,如今倒成了要朝廷接济的累赘。”
他对着帐顶重重叹了口气,只觉得既愧对祖宗传下的卫所基业,也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暗下决心往后一定要把牧场管好,多给朝廷缴些军马和皮毛,才算没白受这份恩典。
他却不知道,朱有建调拨的羊崽子,压根不是为了让他们当肉食养——
这些全是特意从西域挑选的长毛羊,看重的是它们一身厚实蓬松的羊毛。
后续派来的技术员,除了教军户们怎么辨草料、防羊病、按季轮换草场,还会手把手教剪毛、梳毛的手艺,教他们用草木灰水给羊毛做简单清洁,把缠结的毛絮梳理顺畅。
等军户们都摸清了门道,这些技术员还会转任羊毛加工工坊的负责人,带着大家把梳理好的羊毛纺成线、织成粗布,把零散的羊毛变成能换粮食、换盐巴的实用物件。
更长远的规划还在后面——
科尔沁草原上的五座主堡和三十座卫堡,连起来像一张大网,能把整片草原牢牢控制住。
等开春冰雪化了,朝廷会送来冰陆两用车,这种车底下装着可切换的履带和车轮,既能在没化尽的冰雪地里跑,也能在草原的土路上行。
到时候主堡和卫堡之间的交通就靠它联通,不管是传递军情消息、运送过冬物资,还是紧急调派兵力,都会方便不少。
这些安排,朱有建早用红笔写在了舆图的边角上,标注着“开春落实”,只等着一步步落地,让这片沉寂的草原彻底活起来。
一提起冰陆两用车,就不得不提从渝关出发的那支快应队——
这群战士早先从川蜀平乱归来,在皇庄里系统学了新战术、新器械,枪法和阵法都练得精熟。
随后被派往辽西、建州战场,凭着灵活的战术和精良的装备,打了好几场以少胜多的漂亮仗,把残余的女真部落清剿得干干净净,成果相当斐然。
仗打得顺了,他们又按捺不住闯劲,一头扎进了东北的冰原,之后还转道向东,心里憋着股劲要去传说中的“狗国”,想替陛下探明这古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顺便看看那边有没有可利用的资源。
后来吐蕃、云南活僵肆虐的消息传到西苑,朱有建立刻下旨:
东北的快应队即刻进驻庙屯,整备之后渡海去库页岛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南方;
各地的游击队暂时撤回皇庄,接受快应队的战术培训,补充新装备;
唯独那支闯去冰原东部的快应队,信号传了好几轮都没回应——
冰原上的风雪阻断了通讯,压根联系不上他们,没人知道这群胆大的战士此刻正走到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