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明知夜里有人来偷袭,也依然无法阻挡他们的步伐。
曹化淳对此也深有感触,东厂传承的隐身法,若是如此轻易就被破解,那才真是怪事。
更夸张的是,孙守法安排人守住所有窗口,依然被他们悄悄潜入堡内。
这些士兵竟然能如壁虎般沿着棱堡侧翼的直角墙面爬到顶楼露天台,再通过天井进入堡内。
后来,孙守法不得不使用排盾来阻挡他们攀爬,可最终还是中招。
这些士兵通过地道进入轨车补给口,将遇到的人都催眠昏睡,再次取得胜利。
一个月里,他们被这样“折腾”了十八天,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士兵是如何做到的。
而“大明快速反应军”自然不会轻易透露他们的手段。
后来,孙守法和马进山离开皇庄后,这些士兵只能互相偷营。
《新编三十六计》被他们灵活运用,再加上高宇顺的注释,他们简直将各种战术玩出了花样。
于是,棱堡的改良版应运而生,各处都装置了防攀爬伸缩网。
然而,这些改良似乎也无法完全阻挡他们的“奇袭”。
孙守法和马进山始终无法认同这种“猥琐战术”,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手段确实有效。
他们深知,战争从来不仅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
而这些“大明快速反应军”的士兵们,虽然手段不够正统,但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战斗本能,却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研究院的后院里,李具庆正带着两个儿子整理草药。
吴氏抱着小女儿站在廊下,看着丈夫蹲在药圃前,小心翼翼地将一株刚从南方送来的“金鸡纳”栽进土里,嘴里还念叨着:
“爹说过,草木有灵,能治天下病。”
医科楼的架子上,已摆上了一排排贴着标签的瓷瓶,有从矿城送来的硫磺、硝石,也有从江南采来的薄荷、艾草。
太医院的老医官们起初瞧不上这年轻后生,可瞧见他批注的《本草纲目增补》里——
竟记着如何用蒸馏法提炼草药精华,如何用硫磺与猪油调和治烫伤,不由得收起了轻视。
“李郎君,”
有个白胡子医官捧着本医案来讨教,
“这‘疟疾’,真能用这金鸡纳树皮治?”
李具庆直起身,擦了擦手上的泥:
“家传的方子上写着,南洋那边的土人就靠它救命。
咱们先试试,若是有效,就能救多少边关将士。”
他指着墙角的蒸馏器——
那是皇庄新送来的,铜制的,亮晶晶的,
“等提炼出纯露,药效或许更厉害。”
此时的皇庄工坊里,工匠们正围着一台新造的轧机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