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听闻蝗虫要到十月中才能成熟,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欣喜。
他想起了前世巴铁闹蝗灾时,华夏送去十万只鸭子成功解决蝗灾之事。
如今蝗虫尚未成熟,嘿嘿,顺义养殖场有五万麻鸭,正好拿这些蝗虫当作养料。
如此一来,今冬的鸭蛋可就不愁啦!
“诸位爱卿,前日下雨之事,你们可知晓?”
朱有建心中安定下来,反而提起了下雨的事。
黄守才赶忙回道:
“臣等知道。
京中已有五个月未曾见一滴雨了,初六那场雨下得十分通透,想来京中不会再受干旱之苦了,真是场及时好雨啊!”
朱有建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那就好,反正后续还有那种云层,索性就在北直隶都下一场雨。
反正花费些炮弹罢了,问题不大。”
他在心里盘算着,已然有了大致的计划。
“承恩,”
朱有建转头吩咐道,
“给六位爱卿备膳。
再备上千份军粮,让他们带着。
大明天下水患频仍,他们身为天下行走,重任在肩,可不能累垮了身体!”
朱有建这般说着,便不再提及旱情与蝗灾之事。
范景文等人心里明白,这两桩天灾并非人力所能轻易解决。
当下能做的,不过是尽力让百姓免于饿死,而后静候老天开眼,早日终结这场场天灾之苦。
朱有建却在思量麻鸭的事情,增雨队入晋后,终归有地方可以降雨,蝗虫可能也能得到成长;
那么麻鸭入晋也要尽早安排才好,真等蝗虫成年,能够飞在空中,麻鸭想吃也吃不到啊!
况且成年蝗虫,麻鸭也不一定会吃,待之后赶紧召顺义管事来才是。
皇庄大食堂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几百人一轮用膳不成问题,王承恩亲自领着范景文等去大食堂。
范老大人是实干家,对于吃食没有要求,却给大食堂惊艳到了。
简单的吃食居然可以好多花样,忽然有了情绪:
大明百姓有福了,番薯居然可以这般吃,真不错!
干粮备的很有意思,都是粉末:
羊肉干磨粉,骨头粉,粟米粉,土豆粉,糯米粉,盐粉混合起来,每份五斤,还有指导食用说明。
朱有建之前有说,这群天下行走都是能做事的,对吃食不讲究,得给他们将营养搭配好,别事情还没有干出来,人先倒下了。
范景文等自然不知道,皇帝怕他们倒下,已经为他们着想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