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顺目光在"连弩"二字上稍作停留,微微颔首。
连弩,百步穿杨的利器,此次行动必备无疑。
至于手雷,他摇头轻叹,包袱有限,必须为另一种特殊的"弹药"腾出空间——
仁慈弹。
"仁慈弹?"
朴应智挑眉,眼中闪过几分好奇。
高宇顺沉思片刻,还是将功效对他说明白,朴应智眼睛发亮,有些跃跃欲试的模样。
随后,军帐内弥漫起一股凝重的气氛。一百五十名士兵各寻一隅,请太监帮忙书写遗书。
遗书内容却出奇相似:
"父母在上,不孝儿为国征战丧命,未能在二老榻前尽孝,望二老保重身体,勿以孩儿为念!"
一名年轻士兵写罢,抬头望向高宇顺,眼中闪烁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高总领,咱们。。。现在就能出发了吗?"
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这句话犹如石沉大海,在营帐内激起千层浪。
那些未能入选的战士听到这话,脸上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掩饰不住的落寞与不甘。
他们紧握拳头,暗自埋怨命运的不公——
为何自己手背,没有抓到好阄呢?
高宇顺眯起眼睛,目光扫过营帐内那些奋笔疾书的太监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些热血男儿写遗书时为何不见悲戚之色?
他太清楚其中的缘由了——
活着,便能衣锦还乡;
即便战死沙场,家人也能得到丰厚的奖赏。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五,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为家族获得田亩若干,银钱若干。。。"
能够在族谱里留下这样一笔,对普通人家而言,那是何等的荣耀!
父母兄弟从此在乡里乡亲间昂首挺胸,受尽尊敬。
所谓"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不正是这般写照吗?
高宇顺心中暗自想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此役若成,三层功勋台必有他一席之地!
想到这里,他不禁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那可是有功勋碑文、单独墓穴、以及石像啊!"
高宇顺喃喃自语,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名字被铭刻在青石之上,供后人瞻仰膜拜。
更令人血脉贲张的是,历朝历代,哪朝太监能有幸入葬皇陵,长伴君王侧?
这份殊荣,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