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尘颔首:“略知一二。符道亦是大道分支,以符文引动天地法则,化无形之力为有形之用。阿九兄笔下的符文,已初具法则雏形,灵性自生,确非凡品。”他前世境界高远,虽不专精符道,但万法相通,其眼界见识远超此界所谓大师。
他随手指着符纸上几处细微转折:“譬如此处,笔锋暗合巽风流转之意,若能再添三分轻灵,少一分滞涩,引动天地风灵之力效率当可再提升一成。”
又点向另一处符文结构:“还有此处衔接,若能参照周天星斗运转之妙,使灵气循环自成一体,损耗更少,符箓威力与持久性皆可增强。”
莫尘寥寥数语,却直指符道本质,从天地法则的高度进行点拨,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阿九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许多困扰他许久的难题豁然开朗!他激动地拿起符笔,迫不及待地根据莫尘的点拨,重新铺开一张符纸,屏息凝神,再次绘制。
这一次,他下笔更加流畅自信,笔尖灵光愈发璀璨,符文勾勒间竟隐隐引动周围微风环绕。符成之时,清光流转,隐有风吟之声,品质赫然比前一张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妙!太妙了!莫兄真乃神人也!”阿九捧着那张新制成的风隐符,爱不释手,看向莫尘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感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符书!莫兄点拨之恩,阿九没齿难忘!”
“道友之间,相互切磋,何必言谢。”莫尘淡然一笑。与阿九这等心性纯粹、痴迷道艺之人交流,他也觉心境舒畅。
两人便在石桌旁坐下,阿九取出自备的灵茶,一边烹煮,一边与莫尘畅谈起来。多是阿九请教修行与制符中的疑难,莫尘则从更高境界给予提纲挈领的指点,往往一针见血,让阿九获益匪浅。阿九也将自己游历四方所见所闻、各地风土人情、奇闻异事娓娓道来,他言语风趣,见识广博,让莫尘对这片人间界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交谈中,莫尘得知阿九乃是一介散修,自幼喜爱符箓,凭借一本残破的符道传承自行摸索至今,其天赋与毅力确实惊人。
“莫兄日后若需符箓,尽管开口!只要材料足够,三阶以下的符箓,我如今都有几分把握尝试!”阿九拍着胸脯道,甚是豪爽。
莫尘亦不推辞,笑道:“届时定要叨扰。”
阿九又想起一事,神色稍正:“对了,莫兄,我这几日在外打听,赵家果然派了不少人手在坊市内外搜寻你的下落,动静不小。不过莫兄当日用了挪移符,行踪缥缈,他们一无所获,已是坊市一桩笑谈。”
莫尘点头,此事在他意料之中。
“还有,”阿九压低了声音,“那位赠符的苏瑶仙子,来历我已探明。她确是‘清音谷’这一代的核心真传弟子。清音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门正派,亦正亦邪,门规奇特,主张率性而为,门中弟子行事往往只凭本心善恶,在周边地域声望颇为奇特。这位苏仙子更是其中佼佼者,修为高深,尤擅音律之术,加之容貌绝世,追求者甚众。但她性情清冷,嫉恶如仇,此番出现在黑云坊市,似乎另有机密要事,并非单纯参与拍卖。”
莫尘将“清音谷”、“苏瑶”这些信息记在心中。不论对方目的为何,那份援手之谊是实实在在的。
“莫兄接下来有何打算?青云宗内门选拔之期将近,莫兄是否要返回宗门?”阿九关切问道。
莫尘沉吟片刻,目光微凝:“是需回去一趟了。”实力大增,许多旧账,也该清算一番了。内门选拔与秘境资格,他亦志在必得。
“宗门之内,恐比坊市更为复杂,莫兄务必小心。”阿九提醒道,随即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莫尘,“这里面有三张我新绘制的‘百里遁形符’,关键时刻或可助莫兄脱身。另有一枚‘剑心符’,激发后可发出一道相当于筑基初期修士的剑气一击,聊作防身之用。”
这些符箓价值不菲,尤其剑心符,已是二阶上品符箓。莫尘看着阿九真诚的目光,并未推辞,接过锦囊:“阿九兄厚赠,莫尘铭记于心。”
阿九爽朗一笑:“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但愿他日能与莫兄再把酒论道!”
又休整一日,将先天二重的修为彻底巩固,熟悉了暴涨的肉身力量后,莫尘辞别阿九,离开了听竹小苑。
阿九送至巷口,望着莫尘远去的挺拔背影,轻声叹道:“潜龙出渊,风云际会。莫兄,前路珍重。”
莫尘并未直接离去,而是变换了容貌装束,再次进入坊市,用剩余的部分灵石,采购了一批炼制“冰螭丹”的辅药。此丹方乃他记忆中一种适合寒属性真元修炼的古方,主药正是那枚二阶巅峰的黑水玄蟒妖核。
准备妥当后,他才悄然离开黑云坊市,朝着青云宗的方向,踏月而去。
修为大增,肉身强横,更兼得遇一二挚友,此刻的莫尘,心境愈发沉稳通透,道心亦更为坚定。
青云宗,是时候回去了。
而在他身后,黑云坊市的暗流依旧涌动,赵家的搜寻未曾停歇,清音谷苏瑶的身影亦偶尔出现在某些隐秘场合,似在追寻着什么。
更大的波澜,已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