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泼洒在漳水水面,粼粼波光中泛着几分肃杀。李牧勒住缰绳,胯下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中喷出粗重的白气。他刚率领五万赵军骑兵追出数里,眼看就要将那支“秦军运粮队”彻底围歼,眼角余光却瞥见西北方向的天际,一股浓黑的烟柱正扶摇直上——那是赵军大营的方向!
“不好!”李牧心头猛地一沉,如遭雷击。他征战半生,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不安,“大营遇袭!全军听令,立刻调转马头,回援大营!”
军令如山,五万骑兵瞬间调整方向,马蹄声如惊雷般炸响,卷起漫天尘土,朝着大营疾驰而去。李牧伏在马背上,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惑:秦军主力明明在漳水西岸与自己对峙,怎会突然绕到后方袭击大营?难道此前的粮队只是诱饵?
与此同时,秦军帅帐附近的高坡上,秦斩正勒马而立,青铜剑斜指地面,剑身在残阳下泛着冷冽的光。他腰间的系统面板突然亮起,一道刺眼的红色预警弹窗瞬间占据视线:【警告!赵军骑兵速度超出预期,预计半个时辰后抵达大营,蒙恬所部恐难守住!】
“果然如此。”秦斩嘴角勾起一抹冷厉的弧度,眼中却没有丝毫慌乱。早在派出蒙恬突袭赵军大营时,他便预判到李牧会察觉异常回援,只是没想到赵军骑兵的速度比系统初始推演的还要快上几分。
“亲卫营!”秦斩勒紧马缰,高声喝道,声音透过空气传遍四周,“随我出战!”
话音未落,两万精锐步兵已迅速集结。他们身着玄色铠甲,手持长戈,动作整齐划一,瞬间列成尖锐的“锥形阵”——这是秦军最擅长的冲锋阵型,前端锋利如刀,可轻易撕开敌军防线。
“目标,黑风谷!”秦斩马鞭一扬,指向东北方向,“全速前进!”
马蹄声与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两万秦军如一股黑色洪流,朝着黑风谷疾驰而去。途中,秦斩再次抬手按住腰间的系统面板,指尖划过“战术推演”图标。很快,一幅详尽的地形图在面板上展开,黑风谷的轮廓清晰可见:山谷狭长,最窄处仅容三骑并行,两侧是数十丈高的陡峭山壁,山壁上草木稀疏,却恰好能隐藏士兵。
【推演结果:黑风谷为赵军回援必经之路,在此设伏成功率高达87%。建议部署滚石、火油,辅以步兵侧击,可最大限度削弱赵军骑兵战力。】系统的提示音在秦斩脑海中响起。
“传令下去!”秦斩高声下令,声音透过亲兵层层传递,“先头部队立刻前往黑风谷两侧山壁,在谷口五十步内堆满滚石,每堆滚石不少于五十斤;后续部队携带火油,沿山壁内侧铺设油布,务必在半个时辰内完成部署!”
秦军士兵训练有素,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先头部队的士兵背着沉重的滚石,手脚并用地爬上陡峭的山壁,将滚石整齐地堆放在预设位置,每一堆滚石旁都留着两名士兵,随时准备推动;携带火油的士兵则沿着山壁内侧,小心翼翼地铺开浸过油脂的粗布,火油顺着布纹缓缓渗透,空气中很快弥漫开刺鼻的油味。
秦斩策马登上谷口一侧的山壁,目光扫过下方忙碌的士兵,又望向远处的道路。此时,天际已渐渐染上暮色,晚风卷起尘土,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赵军越来越近了。
“蒙恬那边怎么样了?”秦斩向身旁的亲兵问道。
“将军,刚刚收到蒙将军的传讯,赵军大营内的粮草库已全部烧毁,留守的五千赵军已被歼灭,目前正率部向黑风谷方向撤退,预计一个时辰后可与我军汇合。”亲兵躬身回道。
“好。”秦斩点了点头,心中稍定。蒙恬顺利完成任务,意味着赵军即便突破黑风谷,也将面临无营可归、无粮可食的窘境。
半个时辰的时间转瞬即逝,山壁上的秦军已全部隐蔽完毕。他们趴在草丛中,手中紧握着长戈或弩箭,目光紧紧盯着谷口的方向。滚石堆如山丘,火油布在暮色中泛着微弱的光泽,只待赵军进入谷中。
“来了!”一名负责警戒的士兵低声喊道。
秦斩顺着士兵的目光望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股黑色的洪流正快速逼近,马蹄声越来越清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赵军骑兵的身影逐渐清晰,他们个个身披铠甲,手持长枪,脸上带着焦急之色,显然急于回援大营。
李牧一马当先,冲在赵军最前方。他看着前方狭窄的黑风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可大营的浓烟如悬在头顶的利剑,容不得他犹豫。“加速通过山谷!”他高声下令,“注意警戒两侧山壁!”
赵军骑兵没有丝毫迟疑,纷纷加速,朝着黑风谷冲去。当先的几名骑兵顺利进入谷中,见两侧山壁平静无波,心中的警惕稍稍放松。可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号角突然在谷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