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还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周边的部落进行互通有无,增加周部落的财富积累。
在姬发的努力下,周部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为日后的伐纣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周部落的实力不断壮大,姬发觉得推翻商朝统治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
于是,他决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检验周军的战斗力,同时试探天下诸侯对伐纣的态度。
姬发率领着周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来到了黄河渡口孟津。
在这里,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上天保佑周军旗开得胜。
随后,周军在孟津附近的平原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军事演习。
士兵们整齐划一的队列,威武雄壮的军容,以及高超的战斗技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天下诸侯听闻姬发在孟津举行军事演习,纷纷响应。
一时间,各路诸侯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孟津。
据史书记载,此次会盟的诸侯多达八百之众。
他们在孟津的河滩上,竖起了各自的旗帜,一时间,旌旗蔽日,声势浩大。
在孟津会盟上,姬发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历数纣王的种种暴行,如酒池肉林、残害忠良、加重赋税等,激起了诸侯们的强烈愤慨。
姬发高呼:“纣王无道,天下共愤!今日,我等诸侯齐聚于此,就是要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推翻商朝的腐朽统治!”
诸侯们纷纷响应,高呼:“愿听西伯侯号令,共伐无道纣王!”
然而,姬发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知,虽然此次会盟诸侯众多,但伐纣毕竟是一场大战,需要充分的准备。
而且,他也想进一步观察商朝的局势,等待一个更加合适的时机。
于是,在会盟结束后,姬发下令诸侯们暂时各自返回,等待时机成熟再一同起兵伐纣。
孟津会盟,虽然没有立即发动对商朝的战争,但它却向天下宣告了周部落的崛起,以及诸侯们对商朝统治的不满。
它极大地鼓舞了天下反商势力的士气,为日后的伐纣大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孟津会盟后,姬发一边继续加强周部落的实力,一边密切关注着商朝的局势。
此时的商朝,在纣王的残暴统治下,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国内民不聊生,百姓们对纣王的怨恨达到了;朝堂之上,忠良之士纷纷被排挤、杀害,剩下的大多是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政治腐败不堪。
同时,商朝在与周边部落的战争中,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力日益衰退。
姬发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动对商朝的总攻。
他亲自率领着五万精锐周军,以及八百诸侯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发。
一路上,周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为他们送上食物和水,表达对周军的支持与拥护。
当周军和诸侯联军抵达朝歌郊外的牧野时,与纣王的军队相遇。
纣王匆忙拼凑了七十万大军,企图抵挡周军的进攻。
然而,这些军队大多是由奴隶和战俘组成,他们对纣王的残暴统治早已心怀不满,根本无心作战。
在牧野之战的战场上,姬发再次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