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干啥,得备货啊,明天不还得卖吗。”
程俊南欲哭无泪:没人告诉他赚钱这么累啊!
另外几家人也都挺累,大家也都别瞎客气,带着孩子回家了。
苏梨也回去了。
屋子里依旧是暖洋洋的,大丫又来给烧火了。
“这么好的孙女,我咋能昧着良心不喜欢呢。”
接下来几天,程家忙的飞起。
孩子们早上自己上学,中午在校门口买东西吃,晚上放学一起回家。
程俊东下班后就去看孩子。
他看的头都大了。
俗话说的好,男孩七八岁正是人嫌狗烦的年纪,尤其是两个精力旺盛,嘴里不停,对上没什么话的程俊东。
程俊东只觉得耳边就没消停过,而且还得给他们断官司。
每次看到大牛二牛,程俊东心里都飘过一句话:幸好老子三个闺女。
张明月第二天一大早就给买货的服装厂打了电话,让他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发点货过来。
眼下还没有物流,买货都是个人去买,人力带回来。
可人家服装厂说不行。
张明月实在没有办法,干脆也雇了一个人帮着卖衣服。
带着雇的人卖了两天后,看她上手后,张明月状似无意的透露着对面卖袜子是她姐,卖对联的是她妈后,她自己一个人去市里了。
同样去市里的还有老三程俊西,他也准备进点货。
一路沉闷着过去的程俊西突然发现了一条赚钱路,买家和买家缺少送货的。
不过这事儿目前他还办不起来。
没钱,没人,没车。
不过他想到了一个人,赵钢。
这个活儿人家干还真对路子,要什么有什么。
不过估计人家正在南北的倒腾,暂时看不上这条路子。
程俊西在心里先记着,看机会,等机遇。
同时老二家也雇人了,找了一个负责白案,干活利索的嫂子,这一下李美兰就能专心卖货收钱了。
镇上的大棚这么火,消息传播的非常快。
大家都说里面卖的是市里的货,高端,上档次,而且不要票。
去大棚的人越来越多。
好像去一趟就能提高身价一样,不去了就是落伍。
这么火的地方,自然很多人都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