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童子道:“东主想在未见群豪之前,先和公孙先生谈谈。”
公孙成道:“松溪老前辈现在何处?”
青衣童子道:“候驾丹室。”
公孙成道:“可是只限定在下一人么?”
青衣童子打量了王修、江晓峰一眼后,道:“以外的嘉宾,劳请公孙先生代邀,但人数不能超过八位。最好那些人,都是和蓝天义照过面,或者知他较多的人。”
公孙成道:“那很好,在场之人,大都和蓝天义又过面的,就我们五人一行如何?”
青衣童子道:“如若公孙先生觉着妥当,在下自是不便多言,小童替诸位带路。”说罢,转身向前行去。
这事大出意外,不但公孙成为之一呆:就是王修也有莫名所以之感,两人相互望了一眼,齐齐举步们前行去。
江晓峰低声说道:“王老前辈,在下去不去?”
王修回头一笑,道:“一起来吧!”
几人随在那青衣童子的身后,出了深谷,向一座绝峰行去。
远远看去,那绝峰峭立如削,纵有上乘轻功,也是不易攀登,行至近前,才见那峭壁间石岩突出,处处都可落足着手。
行近峭壁之前,青衣童子停下脚步,道:“咱们如攀登峭壁,可省下不少路程,如要绕道,必须绕过此峰,走一条羊肠小径。”
公孙成道:“既有捷径可循,咱们就攀登这片峭壁吧!”
青衣童子微微一笑,道:“这走法近的很多。”
手足并用,向上攀去。
群豪相随身后,鱼贯而登。
青衣童子一面向上攀行,一面不时回顾,似是察看几人的脚程。
行至崖腰时,突然停了下来,道:“到了。”
公孙成回目流顾,只见停身处,正好把谷中形势,尽收眼底,如若那松溪老人,派人在此监视,谷中人的活动,大都看的十分明白。心中暗道:“这松兰双剑,选了这等一处险静所在隐居,原来是有心安排。”
只见那青衣童子,在一个粗大的石岩上摇动了一阵,峭壁间立时裂开了一座石门。
但那人口之处极小,只是勉可容一人侧身挤人。
青衣童子当先行人,公孙成等,鱼贯而随。
只只用p石门之内,另有一个十三四岁的佩剑女童守候。
呼延啸走在最后,进人石门之后,那女重立时将门掩上。
门内是一条很窄的石道,大都要佝背而行,才可通过。
行约十余丈,景物突然一变。只见一广大的石室中,放着石案和松木椅,石壁一角处,放着一座三尺高低的丹炉,炉中火光熊熊,冒出半尺左右的蓝色火焰。
一支高燃松油火炬,照的满室通明。石室中空气清新,想是有着很好的通风路线。
王修暗中估计攀登山峰形势,这一阵奔走,大约已经将近到前山,这石室员在山腹之内,但深度不超过三丈。
目光转动,只见这炉室对面壁间,有着两处门户,想是还有相通的石室。
那走在最后的青衣童子,进人丹定之后,回头推上一块石盖,掩去了几人进人丹室的门户。青衣童子回顾了几人一眼,缓缓说道:“诸位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