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别的工厂不同;徐子陵他们的飞机一旦下线;就是完成成熟了;就算要改掉;那也只是美观或者不关乎性能上的;与那些原型机下线之后还要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相比;他们的原型机在下线之后;如果超过一个月、飞行时间朝过一百五十个小时就可以服役了。
年后的天气一直很好;三架“飞鹰”在八十一师飞了一个多月;未曾发现有任何功能性的问题;接到演习召集的命令;徐子陵第一时间就让“飞鹰”b型短距起降机型和c型的舰载机飞往由东海驶往南海领域的“辽宁”号上;而另外一架a型;则直接飞往南海舰队的空军基地;准备在演习是上演一幕空中加油;长途奔袭的剧目。
本来这样一个演习;哪怕是其中有两艘舰是自己的产品;徐子陵也是不想去的;因为这段时间里;他手上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后来改变决定;那是在南海舰队发出演习公告之后;菲国和米国人也不甘示弱;居然发起了联合演习的话语来;而且tm的时间居然是同一天;只是我们国家的演习场地是菲国以西的南海;他们则是在菲国以东的太平洋。
这样的消息一得知;徐子陵就觉得有热闹看了;他是不甘寂寞的人;马上就决定要亲自去看看;双方相隔距离刚刚一千公里;他实在有兴趣啊;在星城的时候;他还没说什么;但在三月十七号这天;一到达南海舰队之后;他马上就问唐建年:“唐伯伯;我们能不能联系上米国人;这次演习双方做一下友好切磋。”
……
对米国人和菲国如此争锋相对的反应;唐建年实在很恼火;在对方的演习声明发碑后;他还特地研究了对方演习的场地;还考虑着要怎么样才能打出自己的威风来;但绝对没有像徐子陵这样想过;要和他们“切磋”一下。
和别的国家演习;只见过联合演习的;但从没听说过对抗演习;这又不是自己内部;这也是能够“切磋”的?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
正文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三大行业一盘棋
这么大一盘棋,没有上面的支持,凭他们几个的能力,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一丝成功的希望的。徐子陵有自知之明,聂云杰他们一离开,他马上就拨通了范毅的电话。
电话接通,他用十分钟的时间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范毅听后久久不语。
“后生可畏!”这是他心中这时候唯一的感慨。
没有去考虑这个计划实施成功后的结果,也没有想这个计划要实施下来有多难,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徐子陵这人太妖孽了。
以前也觉得他是妖孽,但那只限于技术方面,但现在这一番话出来,谁又敢说徐子陵只懂技术?
大国战略,国内汇集所有专家制定的十年计划,也不过如此啊!
但这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
摇了摇头,甩开继续感慨的念头,范毅正视起这个计划来了。
回想了一下徐子陵所说的,他很快抓住了重点,“你所说的那些技术,你保证能够拿出来?”
技术储备这是实验室的基础,对此,徐子陵是有信心的,佩服范毅第一个问题就问到重心,他马上就回答了:“实验室现在超过五千的研究人员,大大小小,每天以最少一项,最多十项新技术诞生的速度运转着,钢铁,新材料,动力,电子无所不有,初看起来,这些都是军用领域,但实验过程中,衍生了无数的低层次技术,这些技术我们用不上,但民用领域是绝对用的上的。”
说到这里,徐子陵顿了顿,回想了一下自己所看过的几份文件,然后才又继续说道:“专利局那边应该有我们的专利申请记录,这三年的时间,我们应该有几万份的专利申请,当然这还只是一部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绝密或者我们根本没兴趣的还没有申请,除了核心绝密技术,我们没申请的那一部分里面,我相信有很多是适用到民用领域的。”
“好,就算你技术上能够支持,那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拿出这些技术来?免费或者收费?”
“完全免费肯定是不可能的。”虽说计划是自己提出了的,但这种事情上面,徐子陵可不会犯糊涂,该争的还是需要争的,“要知道在有些人的眼里,免费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更何况,我们也是花了研究经费才弄出来的,我们又不是圣人,也要食人间烟火,我看是这样:至于一般的技术,就收专利费好了,一个点或者更少也行,只要有个象征性的意义就好,但对于那些重要的技术,那肯定就不一样了,但这个付出绝对要比和别人合作要低的。具体的事情就要到时候再去计算了。”
数万技术中,只要有那么一成能够投入到实用当中来,哪怕是收取0。1的授权费用,这对军工厂未来收益来说都是一笔天大的巨资,所以徐子陵的话里才会什么都可以谈的意思,钱不要太多,只要够用就好,太多了,只会招来别人的觊觎。
范毅没有觉得徐子陵要赚钱有什么不对,也仿佛没觉察到他话中讽刺的意思,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如果技术由你们全部支持的话,哪怕是收个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