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将戈兵伐 > 第十八章 地利(第2页)

第十八章 地利(第2页)

其实道路好不好走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方面,他们三人既没有骑马赶车,也没有太多行李,不管走哪条道路都没有太大问题。唯一的区别在于,是想要赶去渭源城还是直接穿行到商谷,进入到商谷之间的另一座大城,也是帝国西北防线上三大边城之一的武安城。

其实不需要思考,只看道路上那些车辙脚印就明白,大部分城中的百姓都选择了更近,路也好走的渭源城方向,而一直向东的古商道上只有浅浅的几处脚印,连一道车辙都没有。

这也比较容易理解,毕竟拖家带口的,要在这沟沟壑壑中行走一百多里,不管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说就算是已经确定了西荒人对他们大宁发动战争,但是大部分大宁百姓还是认为那些西荒人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在当年景皇帝兵马不足的情况下,都被打到了他们西荒皇帝的老巢,现在又过去了几百年时间,再加上还有三大边城构筑的坚固防线以及无数的精兵强将,难道还能再让西荒人占了河西平原去?

百姓们之所以大部分有这种想法,除了烙印在骨子里面的信念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那些西荒人的表现,如果他们真的有必胜的信心,怎么可能放着人多有钱,地广路好的渭源城不打,却跑到他们这鸟不拉屎的青原来欺负?这不是挑软柿子捏是什么?

而陈雾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询问陈先生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在他的想法中,去渭源城是唯一的选择,根本不需要思考。

在这西北荒原上,到了夜晚气温会骤降,他们又根本没带行李,真要是走商道,指不定半夜就会被冻死了,而走官道的话,遇见之前的逃难百姓,大家还可以凑在一起取暖。

再说他还存着万一的心思,万一高强真的活了下来,肯定是会去渭源城找他们,而不会傻乎乎的直奔武安去。

他说话只是为了打破三人之间的沉默气氛,陈先生在离开青原城时说的那一番话,他相信高凤也确实听进去了,不然也不会真的就这么默不作声的跟在两人身后没有回去。

只是心里难受是避免不了的,一路上一改之前的脾气,一句话都没说,但是爷爷却也碍于先生的身份,更是没法再主动开口说话,所以才有了他来缓和关系。

不过出乎陈雾和高凤的预料,已经转身踏上官道的两人竟然听到陈先生清晰的回答:“走商道,去武安!”

陈雾诧异的扭头看向自己爷爷,看到陈先生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而是已经开始大步离开,赶紧伸手拉了一下身边的高凤,快走几步赶到陈先生身后问道:

“爷爷,您没走错吧?要是走下去,可有百里路程还多!”

“我知道要去渭源的话,明天早上应该就能到,只是到时候我们到了,那些西荒人应该也到了!”陈先生语气极为笃定。

“西荒

人敢打渭源?”经过一段时间,情绪稍稍缓和的高凤终于愿意开口。

看着眼神中迸发出希望光芒的高凤,陈先生想说什么却最终咽了下去,改口说道:“不是敢,而是一定会!西荒已经隐忍了太久,现在既然有了举动,那就不会是小打小闹!”

看着陈先生说话时没有注意脚下,脚底打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陈雾和高凤两人齐齐上前,一人搀着陈先生的一条胳膊,高凤才继续问道:“那他们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打渭源呢?西荒人又不傻,先打青原不是贻误了时机吗?”

陈先生明白高凤话里的意思,他其实并不是真的要替西荒思考,而是想着如果那些西荒人的最终目的是渭源,那么相对来说,青原城便应只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也许那些西荒人不会赶尽杀绝,自己和父亲就还可以再次重逢。

“正是时机的问题,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们忘了吗?”陈先生脸上并没有流露什么表情,但是对他最为熟悉的陈雾却不知怎么总能从眼神中看出一丝丝悲伤。

陈雾不知道陈先生的那丝悲伤是单单因为高叔的事情,还是为了那些愿意选择留下来坚守青原城的士兵们,亦或者是为了那些可以预见的即将流离失所举家逃难的普通百姓,他只是明白,刚才陈先生咽下去没有说出的话其实是:

“就算西荒人的最终目的是渭源城,但是,青原城一样会守不住!”

因为那些西荒人不会让自己在攻打渭源城的时候有可能腹背受敌,更因为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他们西荒人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