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写给我的?”扶苏一愣。
“自然!你不会看命名吗?诫子书,父对子的告诫,能是子婴写的吗?”
扶苏点头。
既然是诫子,自然是父写给子的,这么说来他真被子婴骗了,亏他还将之夸成天人。
“可,父皇不是讨厌我吗?为何要给我写诫子书?”他太了解父皇了,断然不会花费心思给他写如此至理之句。
“自然是想你改变,他表面上讨厌你,实质上不一定,他心里还是有你的。”姚氏也不知道为何父皇要写诫子书,但从内容来看,句句都是教导之言,实乃用心良苦,不难看出父皇的苦心。
或许他对扶苏还未失望,之所以疏远实在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扶苏陷入沉思。
子婴说父皇是个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有期望。
“父皇依旧对我有期望?”扶苏突然想到什么,猛地站了起来,“父皇还没有放弃我。”
猛然想到诫子书里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父皇这是告诫他不要太浮躁,三思而后行,才能明志,才能致远。
对,自己的确浮躁了,因政见不合就和父皇吵起来,因自己固执而偏见父皇太自私,现在想想,父皇真的自私吗?
明明是自己没有三思而后行,太浮躁了,而不顾及父皇的感受。
第41章扶苏进宫见皇帝
子婴说得对,父皇太孤独了,需要人体谅、关怀,而他却一点都做不到,此刻,父皇一点都不介怀,还给自己写诫子书。
父皇并没有远离他。
“你想通了就好,父子间嘛!多说说话,就没事了,对了,子婴送回茶叶,让你献给父皇,你就借这个机会缓和关系吧!”
姚氏指了指放于一片的茶叶。
“还有镜子,你也一并带去献给父皇吧!”姚氏指了指扶苏手中的镜子。
“这不是要送给嫣然的吗?”扶苏不懂姚氏的意思。
姚氏解释:“以沙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镜子献给父皇最适合不过的了,至于嫣然吗?再让子婴想办法就可。”
“以沙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扶苏念着这话,甚是震惊,连忙问,“此话何人所作?妙,妙也。”
他不认为是姚氏所作。
姚氏笑道:“自然是子婴,送来镜子之时所作。”
“子婴?”扶苏念叨着,喜色甚浓。
很快,扶苏没有过问茶叶是什么,一番整理后,便带着茶叶和镜子进章台宫求见父皇去了。
此刻,章台宫,皇帝同样为城外的流民而烦恼,扶苏能查到的,他当然也能查到,而且还比较详尽。
粮食紧缺,饿殍顿生,余孽作乱,流民围城,每一样都令他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