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工程师捧着那个小小的“星环”,如捧圣物。
工会领导劳斯,那双抱在胸前的手臂,不知何时已经放了下来。
而cEo霍夫曼,他死死地盯着孟远,脸上的肌肉抽动着。过了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你的报价,是多少?”
孟远笑了,他没有说话,将一份文件轻轻推到桌子中央。
那份文件不厚,封面只有一行简单的标题——“‘星环’电机生产线改造计划”。
霍夫曼起初只是不屑地扫了一眼。
可三分钟后,他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半小时后,整个德方团队都围了过来,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那不是一份收购条款。
那是一份精确到每个螺丝钉、每个工位的……未来。
它用精准的数据,规划出一条老旧的生产线如何在三个月内,产能提升400%。
它为每一个即将被淘汰的岗位,都设计了至少三个转型培训方案。
劳斯在文件附录里,甚至看到了一个名叫“汉斯”的普通技工名字。
计划书里,为这位52岁、即将退休的老伙计,规划了一条新的职业——成为新生产线的“数据采集与反馈”顾问,薪水比他现在的岗位高出30%。
德国人引以为傲的严谨和规划,在这份来自东方的“未来”面前,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
一周过去了,德国人终于妥协了。
“咔哒。”
签约仪式上,老霍夫曼亲自转动扳手,卸下了悬挂了一百五十年的“汉堡动力”铜牌。
铜牌落地时发出一声闷响,像一个时代的叹息。
新的铭牌被挂了上去——远新欧洲超级电机研发中心。
随后,闪光灯疯狂地亮起。
霍夫曼转过身,紧紧握住孟远的手。
这位固执了一辈子的德国老人,那双看过无数精密图纸的蓝眼睛里,有不甘,有释然,最后只剩下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他凑到孟远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孟先生,德国工匠的这双手,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让它们在新时代里,继续创造辉煌。”
孟远微微点头:“会的。我们将一起,为这个时代,装上最强劲的心脏。”
他看着那块崭新的铭牌,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