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面客气,内心却冷笑一声:
这老小子还是那副德性,以为自己是地球之王。可惜,你那套风险,欧洲这帮老古董比谁都清楚。我的阳谋,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一行人走进同一部下行电梯。
空间狭小,气氛却愈发微妙。
罗伯特似乎很享受这种掌控全场的压迫感,他抱着双臂,再次开口,像是老师在考校学生:
“孟先生,我一直很好奇,你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磷酸铁锂?”
“能量密度才是未来,为了安全和成本牺牲性能,就像为了怕呛水而放弃游泳,不觉得有些……因噎废食吗?”
这话一出,连克劳斯的眉毛都微微挑了一下,饶有兴致地看向孟远,等待他的回答。
这已经不是商业试探,而是路线审判了。
孟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头看了一眼电梯里闪亮的标志,然后才慢悠悠地转向罗伯特,笑容里多了一丝玩味。
“罗伯特先生,你说得对,能量密度很重要。”
他先是点头赞同,让罗伯特嘴角的笑意更浓。
紧接着,话锋一转。
“但我们也做三元锂,而且能量密度不比任何人差。我们之所以坚持两条腿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客户也分两种。”
他顿了顿,目光从罗伯特脸上,移到了德国车商采购总监克劳斯的脸上。
“一种,是愿意为了零点几秒的加速,坐在一个理论上‘随时可能热失控’的电池包上的冒险家。”
电梯里的空气,骤然一冷!
罗伯特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星际探索早期因为高镍三元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没少出事故,这是他最不愿被提及的痛点!
孟远却仿佛没看见,继续微笑着,说完了后半句:
“而另一种,是更在乎自己的家人,能不能安安稳稳地从慕尼黑回到柏林的……普通人。”
“克劳斯先生,您说呢?”
“叮!”
电梯恰好抵达一楼,门应声而开。
克劳斯的眼角,不易察觉地跳了一下。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孟远,那眼神里,震惊、欣赏、忌惮,五味杂陈。
他没有回答,但这个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孟先生,”克劳斯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变得真诚了许多,“我们会议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