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拔出自己的枪,和张绍东的比较一下,果然不一样。
张绍东说:“这是供应枪的诺先生说的,为了和冲锋枪的子弹通用,所以盒子枪都换成了这种子弹的,叫做巴弹,9毫米的。不过别看枪新,打得不如原来的小子弹远。”
肖思明奇怪地问:“那有什么好处?”
“据说吧,近距离其实和小子弹一样打中目标,但是这种大子弹对人的伤害要比那种小子弹大得多。”
杨成武问:“五十米行吗?”
“行,我试过,就算七八十米也可以。”
杨成武点点头,“那倒是够了。”
然后转头问田守尧:“田团长,这个城,要我们老二团打,就算打下来也要伤亡一半,不好打啊,你们想怎么打?”
田守尧正在拿望远镜观察狗台疙瘩。杨成武看到后面张天云崔田民兰国清,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大号望远镜,羡慕的了不得了。
田守尧回头说:“我们也没有打这种城的经验,而且我们的各级炮兵,包括掷弹筒手,都还没有实战过呢,没打过真正战场上的目标。这样吧,我们先不要着急,先让我们每一个炮手都取得炮轰这样坚固的目标的经验,有了把握之后,咱们在谈具体的攻坚方案怎么样?”
杨成武点点头,难怪他成了红73师的师长,还挺有条理的。不过他还是问走到自己一边的张绍东,“你看咱们独立师这边怎么个打法?”
“哈,我可是新官上任,刚过来还不了解情况的。先让田团长他们试试嘛。就是二团需要后撤二百米,呵呵,他们现在那个炮,没准打谁。”
687团共有野战排27个,掷弹筒54个,但是掷弹筒要在100米以内才能打城墙上的敌人,所以为了安全,掷弹筒也先不用。让炮兵先来。
总共9个步兵连18门60炮,三个营装备总共6门81迫击炮,6门九二步兵炮,团部6门75榴,6门120迫,总共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在混乱中布置好阵地,这已经算够快了,刚刚开始这样编制装备,不熟练。另外还有12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田守尧就没让他们放列,对方岩石做的城墙两米厚,37毫米的小家伙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张天云拿着小电台一声令下:“全体开始试射!”
42门大小各种火炮开始你一发我一发打了起来。
一群参加了“红24军”的妇女和小孩围着75榴左看右看,炮兵劝他们躲远点也不听,司令部下令试射了,不能不开火呀,结果一拉火绳。小孩全吓得坐地上了,几个看上去三四岁的娃娃吓得哇哇大哭。
杨成武他们所有人都对687团装备的小电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张天云对他们说,“别影响工作,这些东西你们都会有的。”
督导官小柴次郎,冒着炮火在西南角的炮楼中观察外面共军的炮,把大大小小的火炮数量,射击次数,准确性,全都记了下来,然后他拿起电报机向石家庄的清水大特务发报,报告外面的情况。他正在报告着呢,里面伪军三个连长受不了了,伪军们已经有好几十被打偏了的120迫击炮弹炸死。外面6门75野炮的炮弹一发接一发砸在城墙的同一块地方,虽然一发这样的炮弹只能砸开脸盆大的一块石头,但是一轮炮弹接着一轮,好像永远没完没了,外墙很快被剥下去一层,墙体已经出现被震得松动的迹象。伪军有士兵看了害怕,忙报告了连长,那个连长就和另外两个连长开始串通了。三个连各自干各自的,炮声中搞定了分散在各连的日本指导官。小柴督导官此时还在碉堡顶层滴滴答答发报呢。等他发完了,正好有一发120迫击炮弹掉在碉堡顶上爆炸,巨大的爆轰声差点把他给直接震死。他扶着桌子勉强站住,看了看头顶上的山岩石条,有两条都震断了,眼看要砸下来了。正往上看着呢,不提防一个伪军连长从下面的木梯上来,一枪就把他打死了。
在这之前,伪军连长们曾经找那个营长要求起义反正,可那个营长说了句,“我和你们不一样啊,我是石门人,上有老下有小,你们要不要为我想想啊?兄弟我平日待你们不薄吧?”
眼看着要被八路炸死了,这帮连长也就不管什么薄不薄了,他们自己干自己的。那个营长则干脆往床上一窝,装睡觉,当鸵鸟了。
这边687团刚停止试射,那边伪军把小柴的大白裤衩子扒下来,用一支带刺刀的三八枪挑着在碉堡外面摇来晃去,表示投降了。
紧接着城门打开,还活着的伪军和狗台里面的老百姓们乱七八糟的呼啦呼啦跑了出来。伪军们一看到八路就把枪全都扔了,大喊:“我们起义啦!鬼子都叫我们打死啦!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啊!”
石家庄鬼子闻讯后赶快把回舍伪军撤到平山城,路上遭到了韩先楚的伏击,小部分被消灭,大部分缴枪投降,平山的鬼子伪军听到枪炮齐鸣,不等接应到他们就跑了,韩先楚追之不及。灵寿那边还剩下一个鬼子治安中队,闻讯也跑到正定去了。两县城随即宣告解放。
这边聂荣臻拿到报捷电,一拍脑袋,“哎呀!坏了!我疏忽了!”
………【第22章 总司令和诺公】………
“聂老总是担心走漏消息?如果有三万688团这样的部队,照现在这样的炮兵火力,鬼子来两个师团我也不在乎。”徐海东很有自信地说。
“你现在只有这么点新兵,你要多少时间才能拥有3万新兵?又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把他们变成688团那样的部队?”
“聂总刚才真是担心走漏消息?”黄克诚追问了一句。
“当然真的是了。这两个月送来的武器和弹药,特别是弹药,实在是可怕。我们红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不用再为弹药发愁了,但是很可惜,却没有兵,没有合格的兵。”
“我们已经建立了旅和团的两级教导队。”
“那个你们自己不会算吗?够不够?根本都不够。还要培养这么多的炮兵,工兵,运输兵,还要有文化有知识的基地建设人才。我带来的干部也有很多可以当教员,但仍然不够,仍然需要河北地方党组织从平津找老师。现在需要扩大各种学校,要建立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抗日大学。只是现在是燃眉之急呀,只能办成黄埔军校那种速成班了。”
徐海东还是第一次听说什么陆军小学,听他这么说就都把脑袋探了过来。徐海东问:“陆军小学?培养孩子吗?那只能解决十年以后的问题吧?”
黄克诚倒是当年考师范的时候也想过考外省某陆军小学,“嗨,不是给小孩子上的。是上正式军校的一个预备学校。”
聂荣臻给徐海东解释道:“有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可以直接上抗大。没有文化的话,就要先在陆军小学补习,然后再上抗大学习初级指挥课程,基层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小学文化,同时打算干技术兵种的青年,可以上陆军中学,再到抗大学习技术兵种的初级指挥。高级干部进修的班,补习的班,就直接设在抗大了。”
他想到了很多困难,需要一个领导人物能统筹管理指挥这件事,可能是想到了肖克吧,“大体上就是这样,只不过目前来看,各个干部级别的学校,都有补学文化的需要。难呀。学校的安排会很复杂。”
---------------------------------------------
朱老总终于被覃健接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左权和一些总参谋部干部,一个总部炮兵团和一个总部工兵团。
朱老总他们和彭德怀,刘邓,陈赓的386旅和385旅主力一部,先到正太路南作战略性展开,发展那里的根据地政权组织,然后向冀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