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深吸一口气,突然起身走到电扇前,啪地按下开关。清凉的风顿时在闷热的屋子里流动起来。
"节能减排不是这样做的。"他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坚定,"真正的环保,是让该用的能源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让老实人受苦。"
张地马局促地搓着手:"可是电视上说。。。。。。"
"电视上说的是那些浪费的人!"方稷走到桌前,指着郑怀山写了一半的育种方案,"您这份研究要是成功了,能提高多少粮食产量?节省多少耕地?这比省那点电重要多了!"
夜风穿过葡萄架,送来远处广场舞的音乐声。方稷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想起那些后世那些耗能的大户还在互联网上蹦跶的网红,炫耀一样说,我光一年的电费就要花40w,因为自己身体弱如何如何,那怎么你那么弱物竞天择的时候,你怎么活到的这么大?方稷胸口像堵了块石头。
"有些人住着豪宅浪费资源,却要普通百姓节衣缩食。"方稷的声音低沉而愤怒,"这不是环保,这是本末倒置!"
郑怀山若有所思地摘下老花镜:"你说得对。我们这些搞科研的,该用的设备就得用,该开的电扇就得开。把研究搞好了,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张地马默默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红瓤在灯光下像宝石般晶莹。"尝尝,这是农科院新培育的抗旱品种。"他特意挑了最中间的那块递给方稷,"甜着呢。"
方稷接过西瓜,指尖触到冰凉的瓜皮。
夜渐深,但三人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方稷在笔记本上画出一个新方案:将农机发动机的余热回收系统与节能技术结合。月光透过窗棂,在那张草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临走时,方稷回头看了眼重获新生的电扇。
走在回家的路上,方稷想起白天在农技站看到的场景:年轻的技术员们宁愿挤在一间办公室共用电扇,也要保证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转。他们额头上的汗珠,和郑怀山家里那盏倔强亮着的太阳能灯,不转动的电扇,在这个夜晚交织成一幅令人心痛的图景。
"真正的环保,不该是这样的。。。。。。"方稷仰望着星空喃喃自语。他决定明天就去写一份报告,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推行节能减排,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让投机者得利。
远处,最后一班公交车缓缓驶过,车身上"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标语在路灯下格外醒目,快到宿舍的时候,没想到遇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挨家挨户检查电表。那位戴红袖章的大姐嗓门洪亮,扬正气除邪风的样子:"你们家的这个月用电超标了!"
方稷如果没记错,那是王教授家,他老伴瘫痪在床,小孙子还小,他每天早上做好饭,就要把妻子和孩子的饭放到冰箱里,这家实在是离不开电扇和电冰箱。。。
方稷握紧了拳头。月光下,他看见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佝偻着腰解释什么。
"简直荒唐!"方稷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王教授,这事我来处理。"
他挡在王教授的面前:"同志您好,我想问一下你们现在是执法吗?"
社区工作人员面面相觑,有些不耐烦:"我们这是执行国家的提倡。"
"同志,既然不是执法,国家只是提倡,那就是根据居民家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你们如此扰民的挨家挨户的搜查用电量,我看你不像国家的公职人员,倒像是黑社会,不会是为了向上汇报政绩,来变相欺压百姓吧?"方稷突然站定,月光在他眼中燃起两簇火苗,"节能减排不能搞一刀切!如果你们再来,我会向纪检委实名检举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