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七十年代知青全文 > 第25章 春风化雨(第2页)

第25章 春风化雨(第2页)

"爸。"方振国突然放下酒杯,"马振邦交代了。"

客厅里霎时安静。窗外的知了声突然变得刺耳。

"他背后还有人。"父亲的声音很轻,"供出个名字,计委的韩副主任。"

郑怀山的手突然一抖,酒洒在崭新的裤子上。方稷注意到老人的瞳孔骤然收缩,那是听到极度危险信号的本能反应。

"韩树理?"郑怀山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他不是五九年就调去。。。。。。"

"去年秘密调回来了。"父亲给老人续上酒,"分管军工配套。马振邦家里搜出了大量枪支,最终去向都是他批的。"

方稷的筷子停在半空。前世他读过韩树理的传记,这位"文革"后期崛起的实权派,在八十年代初因倒卖军需物资被判刑,但从未有人把他与农业腐败案联系起来。

"冬星项目要小心了。"爷爷突然说,"老韩手伸得长。"

郑国栋放下碗:"我们的试验田已经加了岗哨。"

"不够。"方振国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这是特批的持枪警卫名单,明天到岗。"

文件传递到方稷手里时,他注意到末尾的批示签名龙飞凤舞,却盖着中央某领导小组的鲜红公章。

母亲端上最后一道菜,什锦火锅,汤面上漂着金黄的蛋饺。这是上海做法,方稷知道母亲为这顿饭准备了多少天。

"郑教授尝尝这个。"周淑芬给客人布菜,"听稷儿说您在农场落下了胃病。。。。。。"

"妈!"方稷急忙打断,却见郑怀山笑着摆手。

"不碍事。"老人舀了勺汤,"比农场过年时的白菜炖肉强多了。"

两个老兵很快聊起了往事。方稷注意到父亲今天格外健谈,甚至讲起了很少提及的上甘岭战役,那是他和郑国栋初次相识的地方。

"。。。。。。要不是老郑那包炒面,我们侦察连就全交代了。"父亲给郑怀山斟满酒,"后来听说您被打成右派,我三天没合眼。"

方安突然插话:"郑爷爷,您那些种子是怎么保住的呀?"

郑怀山笑笑给方安讲起了这段故事。

酒过三巡。

"对了。"郑国栋突然想起什么,从公文包取出个信封,"农科院给您的房子钥匙,就在专家楼二层。"

郑怀山接过钥匙,却转手递给方稷:"明天陪我去个地方。"

夜幕降临,送走客人后,方稷在院子里帮母亲收拾碗筷。周淑芬突然小声问:"那个韩。。。很危险吗?"

方稷不知如何回答。月光下,他看见父亲和爷爷站在葡萄架下低声交谈,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两道警惕的防线。

窗外传来吉普车发动的声音。方稷撩开窗帘,看见父亲穿着常服坐进驾驶座——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必定是去参加关于韩树理的紧急会议。

床头柜上的收音机正在播报新闻:"。。。。。。全国科学大会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方稷突然想起,在前世的历史中,这次大会标志着"科学的春天"正式到来。

他摩挲着郑怀山给的钢笔,笔帽上"1937"的字样在台灯下泛着微光。那一年,年轻的郑怀山和爷爷还是燕京大学意气风发的学子;而四十年后的今天,饱经风霜的老人终于能回到实验室,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

楼下传来电话铃声,接着是母亲急促的脚步声。"稷儿!"她在楼梯口喊,"赵省长找你!"

方稷三步并作两步冲下楼,听筒里传来赵耕野特有的沙哑嗓音:"小方啊,明天上午九点,带上老郑一起来省委。有位中央领导要见你们。"

"好的,明早我接上郑老就去。"

"科学教育口的。"赵省长顿了顿,"带着你们最全的资料来,特别是。。。广交会那份。"

挂掉电话,方稷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他望向窗外的夜空,群星正从云层的缝隙中透出光亮。明天,郑怀山将重回燕园;而更重要的会面,或许将决定冬星——乃至整个中国农业科研的命运。

收音机里的新闻已接近尾声:"。。。。。。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这平淡的语句背后,方稷听出了时代转折的惊雷。

窗外,早春的夜风掠过试验田,无数麦苗正在黑暗中悄然拔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