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章献太后刘娥(北宋历史)
李念回道:“放射性物质并非能一直向外释放辐射,其也会损耗,对人体的危害会随时间减弱,因而在赵恒、赵祯时还较强的辐射,到了大书法家时,威力已大大削弱。”
“当然,对赵宋皇宫有放射性物质只是后世一种猜想,并不一定为真,也有猜测认为是皇宫重金属超标……”
讲了一番赵宋皇宫可能有问题,影响了赵宋皇室生育后,李念将话题回转到讲说赵祯上。
“在赵恒其他五子都夭亡后,皇位继承自然而然落到了赵祯头上。”
不需要争,也用不着争,只要能活着长大,就有皇位。
“赵祯的身世也有些意思,其生母李宸妃本为赵恒皇后刘娥侍女,后为赵恒宠幸而诞下皇子,这皇子便是赵祯。”
“但赵祯不是由李宸妃亲自抚养长大。皇后刘娥无子女,赵恒便声称赵祯是刘娥所出,赵祯由其抚养。”
这种事其实不值得奇怪,在古时属于还挺正常的操作。
“这事传入民间,演变成了一名为‘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
“在这故事中,赵恒年岁渐长却无子嗣,而刘妃和李妃相继有身孕,赵恒便与两人明言谁生下儿子便立谁为皇后。”
实际上,赵恒不会这么操作,历史上的赵恒也确实没这么做。
“而李妃比刘妃先产子,见此,刘妃便想了个办法,将李妃刚生下的皇子给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以此诬陷李妃生下的是妖孽。”
“但李妃所生下的皇子被人救出送走,李妃本人也逃出皇宫,几年后,刘妃所生皇子病死,赵恒发现八贤王府上的三世子与自己很像,便将其过继过来立为太子。”
这故事发展用小脚趾想也知道会如何发展,蒙恬有些无语,道:“这八贤王的三世子就是那位被救走的李妃之子?”
李念笑道:“正是!后来,流落到民间的李妃遇到了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公,在包公的帮助下,李妃成功洗清冤屈,与所生皇子母子团聚,而刘妃也畏罪而死。”
“这便是华夏民间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这被换的太子正是赵祯,李妃便是赵祯生母李宸妃,刘妃便是赵恒的皇后刘娥。”
这故事不能真考究,一考究,漏洞太多。
冯劫道:“这八贤王和包公又是谁?”
李念笑道:“八贤王是故事中虚构出的一个人物,在与赵宋有关的民间故事里常有出场,‘狸猫换太子’中有八贤王,‘杨家将’中也有八贤王。有的八贤王为赵德芳,有的为赵元佐,有的为赵元俨……”
“在故事里的八贤王,常作为贤王出现,有一柄先皇赐予的金锏,上可打昏君,下可打佞臣。”
这就是故事编造出来的,一是皇帝不可能会赐予这等物品,二是真有这种物品存在,后即位的皇帝一定会视持有者为眼中钉,肉中刺。
“至于包公,在民间又被称为‘包青天’,可理解为能给百姓申冤,主持正义的青天大老爷。这位倒是在历史上确有真人,正是赵祯时期的名臣‘包拯’,因其曾为龙图阁直学士,又称‘包龙图’。”
“不过‘狸猫换太子’里的包公和历史上的包公对不上。历史上的包公在赵祯即位的第一年中进士,可因父母年迈,不愿远离父母,一直到景祐四年才赴京听选授官,而李宸妃和刘娥在这时早死了。”
“且刘娥可不是一位简单的女子,其是赵宋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甚至曾想过如武媚一般称帝,只是她克制住了,没有踏出最后一步,不过她倒是穿上了帝王衮服。”
始皇等人顿时来了极大的兴趣,这赵宋竟差点出现了一位女帝?
这可比赵祯那个仁宗有趣多了!
王绾道:“这刘娥何许人也?”
李念笑道:“以臣观之,刘娥若非为女身,其为帝功绩,将远胜赵恒、赵祯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