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秦设计师笔趣阁 > 第44章 与始皇讲北宋北宋历史(第3页)

第44章 与始皇讲北宋北宋历史(第3页)

“这份遗书藏于金匮(通柜)之中,遂被称为‘金匮之盟’。”

“若此盟约存在,在赵匡胤死后,赵炅继位确实合法合理。”

王贲笑道:“然此盟约就如宋祖之死一般,难以确定真假,有可能是那赵炅为其继位合法而伪造。”

李念点了点头,接着道:“赵匡胤没立他儿子为储,也可能是他认为自己身体健壮,还能多活许久,不必着急。那时,其弟赵炅势大,远胜过其子,若想立其子为储,必须先解决赵炅的问题。”

历史上,始皇帝没立储,估计也是想着朕还未满五十,还有得活,之后再立也来得及,没成想在东巡途中死了。

听完李念这番话,始皇等人倾向于是赵炅谋害了赵匡胤。

因为这二人有产生冲突矛盾的点。

赵匡胤想立自己儿子为储,那么势必要先解决其弟赵炅,即使不杀,也要夺去其权力,降低其威望;赵炅不想被赵匡胤夺走权力,坐以待毙,则必须要抢在赵匡胤向他下手前下手。

而对身为皇帝的赵匡胤,赵炅想要解决,有且只有一个办法:解决了兄长赵匡胤这个人!

人是问题的制造者,只要将人给解决了,问题自然也就没了。

赵炅作为赵匡胤一母同胞的兄弟,关系亲密,很有机会接近赵匡胤,趁其不备,突然狠下杀手。

把赵匡胤给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对赵炅而言,便相当好处理,像杀兄弑君这种罪名,只要没人亲眼看到,那就不是事,自有人会为其辩经。

且最妙的是赵匡胤还没有立储,给了赵炅很大的操作空间。

兄长没正式立储,那代表他继承帝位也合法合理,甚至他比两位侄子更合法合理。

还可让人认为兄长生前不立其子为储,就是为了将帝位传给他,全了这段兄终弟及的佳话。

王翦道:“早年时,宋祖兴许确有兄终弟及之念,可等其帝位稳固,其子逐渐长大,宋祖的心思便发生了变化。”

“只是赵炅多年一直作为实际上的储君对待,已成气候,想将之解决,并不容易。赵炅也察觉到了宋祖的意图,冲突由此而生,赵炅唯一的破局之法——宋祖身死!”

只要赵匡胤身死,赵炅的一切都会好起来,按照他的意愿运转。

王翦笑道:“倘若真如老夫所言,这赵炅倒是走了一步好棋,不仅一举改变了于他不利的形势,还让他占了上风。”

在当时能制约赵炅的只有赵匡胤,赵匡胤一死,赵炅再无人可约束。

“此人杀兄弑君,手段狠辣,是个人物。只是其心中有愧,待其登基后,定会为难宋祖子嗣。”

李念道:“赵炅登基后,改年号‘太平兴国’,赵德昭于太平兴国四年因遭赵炅训斥,而自刎身死。赵德芳于太平兴国六年病逝,享年二十三!”

“然赵德昭、赵德芳虽死,可赵匡胤一脉并未断绝,仍有子孙延续下去,甚至在南宋之时,因为赵九妹没有子嗣,又将宋朝帝位传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宋朝还分成南北宋,难道也是像东西汉一般,被人给灭过一段时间?

但更令始皇等人好奇的是“赵九妹”这个称呼,这又是一位女帝?

不,应当不可能,李念那小子说过武媚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这赵九妹肯定不是。

其应是男子,只是被称为“妹”,一男子被作女子称呼,显然是调侃羞辱。

而这赵九妹没有子嗣……

一皇帝会没有子嗣?

不对,不对,这已经不是皇帝有没有子嗣的问题,而是赵炅这一脉的男丁都死光了,才需要把赵匡胤的后人找出来继位?

其中究竟发生了啥?和李念那小子提起的那靖康之耻有关?

李念继续道:“赵炅,又被称呼为‘赵光义’、‘赵匡义’,北宋第二位帝皇,宋太宗,又称‘驴车战神’、‘高粱河车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