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拿奥斯卡?想让你的名字前缀上那枚沉甸甸的小金人?想让你们电影的DVD在全世界火爆畅销?那么你只有一个选择:跟哈维·韦恩斯坦合作。
结果,男主角和女主角固然如愿以偿,但最佳导演这一项,却出乎意料地旁落他人,拱手让给了那个谁都没太当回事的伍迪·艾伦。
不过,哈维毕竟是奥斯卡奖场的老玩家,在最初的意外与失落过后,很快就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毕竟他很清楚,虽然他靠着多年深耕的老关系,在奥斯卡学院几千名会员中经营起了一张复杂的人脉网络,拥有不少说得上话的“票仓”,能争取到的承诺,也许比其他电影公司更真实、更靠谱一些——但这也仅仅是60分胜过40分,而不是百分之百的稳赢。
更重要的是,这一届的颁奖季还被一个变量打乱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这个家伙意外地亲自砸钱砸资源进来,为自己主演的《胡佛》疯狂拉票,逼得哈维不得不分出更多的精力和预算去应对,在男主角这个奖项上投入巨大,结果就是——在导演奖上不得不略作取舍。
也许正是这“一点点”资源的倾斜,才让伍迪·艾伦轻轻巧巧地捡了这个便宜。
但,最佳影片不同。
在这个奖项上,哈维不敢有任何一丝疏漏。
他倾尽了所有资源,组织试映、走访学院会员、发动媒体宣传、策动奖季公关,《艺术家》的每一步推广都执行得几近完美,再加上这部默片本身超高的艺术水准和复古情怀加成——哈维的内心很清楚,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势在必得。
从商业角度来看,如果说“最佳女主角”对于一部电影的票房或DVD销量的拉动是30%的提升,那么“最佳男主角”是50%,而“最佳导演”或许能贡献30%-50%之间的加成……
但——
“最佳影片”的价值,至少是在100%。
论及后期的商业回报,还是对整个电影品牌的加持,毫无疑问的,最佳影片才是奥斯卡真正的皇冠。
这才是韦恩斯坦影业今晚,真正志在必得的一战。
……
……
“还有最后一个。”比利·克里斯托微笑道,“接下来我们欢迎最佳电影的颁奖嘉宾。他从19岁就开始成为电影明星,现在有请,这一辈子都在讲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男人。”
“汤姆克鲁斯。”
在比尔的介绍下,今晚的最后一个颁奖嘉宾,阿汤哥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从后台走了过来。
还算风华正茂的阿汤哥,颜值依旧不减当年。走到台前,酷劲儿十足的说道:“今晚,是一场赞颂电影的盛会。在大银幕前看一场电影,和几百个人一起分享乐趣。我们喜爱电影的原因实在有太多太多。”
“这里就有九个。”
《后人》《帮助》《雨果》《盗梦空间》《战马》《特别响,非常近》《艺术家》《生命之树》《午夜巴黎》。
随着音乐响起,剪辑师精心制作的短片开始播放。九部风格迥异的电影片段被剪接成一部流畅的“梦境叙事”,仿佛是一场电影宇宙的交汇,讲述了一场关于记忆、亲情、勇气与爱情的梦。
陈诺也看到了自己的脸,又一次出现在那里。
很快,只有两秒钟,是他皱着眉头,露出惊慌沉重的眼神,在凯拉奈特莉卧轨准备自杀出梦的时候,跟她对视的场景。
他本来怔怔的看着银幕,有点出神,忽而耳边有一个轻轻的声音传来:“你知道吗?我真的好为你骄傲。”
陈诺抽了抽嘴角,转头看去。只见刘艺霏黑白分明的眸子近在眼前。
两人对视着。
而后陈诺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这一刻,他心头的忐忑和沉重竟然瞬间散去。他忽然意识到,似乎结果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他嘴唇动了动,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然后,他收回视线,再次看向台上。
影片结束,全场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