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佟。嗯。
春风四人组过去打完招呼之后,又回到自家座位上。
话题当然脱离不了刚才。
陈思诚伸长脖子往那边看了一眼,又低头小声道:“瞧他那得意的样,是不是以为这次肯定拿了啊?”
郝蕾就跟不认识他一样,也不搭话了,埋头继续开吃。
秦昊左右看看,接话说道:“我觉得差不多吧。”
陈思诚哼了一声,转头道:“导演,你觉得呢?”
娄叶吸了口气,摇头道:“说不好,毕竟这是戛纳,不是国内。虽然现在媒体上对他的呼声很高。但不到最后一刻,也不是没有爆冷的可能。”
郝蕾和娄叶合作过几次了,她印象里,这还是第1次,这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像这么说话。
她觉得盘子里的肉都变酸了。
不过,作为老朋友,她倒也理解。
母亲虽然评分也不高,但是跟他们不一样。
他们的电影里,哪怕秦昊和陈思诚全裸演出,可以说是拼了。
但是最后却在媒体上只得到一个“庸俗大胆,毫无意义”的评价。
《母亲》呢?
郝蕾这几天刻意留意过。
无论是法国本地的《世界报》,《解放报》,《费加罗》,或者《screen》等戛纳场刊,
还是好莱坞的《综艺》《好莱坞报道》《电影评论》《时代》等主流杂志,
这些媒体上的影评人就像疯了一样,为其中男主角的影帝奖杯大肆鼓吹。
《时代》瑞秋·摩尔的影评里说:“艺术性上说,影片最后的那一段,毫无疑问是本届最佳。从表演上说,前100分钟也绝对在及格线以上。最佳男演员如果颁发给别人,于佩尔和评委们最好给出一个足以服众的理由。”
包括上次对他可以说是带有偏见的《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这一回也改变了态度。
《好莱坞报道》里说他是“影片唯一的亮点,是支撑你坐在电影院里的坚实理由。等到大银幕重新亮起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过去那100分钟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褪去蓝莓之夜的青涩之后,戛纳评委会理应在这个中国年轻人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还有《综艺》,郝蕾觉得那个叫山姆啥玩意儿的影评人是最为夸张的一个,在一篇长长的影评里,简直把陈诺夸成了《雨人》里的达斯汀霍夫曼,《飞跃疯人院》里的杰克·尼科尔森。
在影评的最后,还说“他的手已经伸到了领奖台上,离握住奖杯仅仅只有一寸之遥。本届戛纳评委会的九位评委如果喊卡,那就要做好被吉尔斯·雅各布和蒂耶里·福茂拉入戛纳黑名单的准备。因为《母亲》首映那天他们也在现场,对于天堂之舞,他们亲眼目睹。”
看看,这都说到哪儿去了。
什么天堂上帝的都出来了,也难怪娄导心里不舒服。
要不是前几天她和秦昊劝说了好一阵,这人都已经放弃参加颁奖礼,去巴黎散心了。
因为他们在screen上的2。4分直到今天,依旧是倒数第二,也依旧只有那个菲律宾导演比他们更低。
这对心高气傲,学了西方电影学了一辈子的娄导来说,无疑于沉重的打击。
郝蕾微微叹了口气,继续吃着盘子里的肉。
虽然酸,但她牙口好。
陈思诚听了娄烨的话,呵呵道:“导演说得在理。还是我之前分析的,于佩尔是谁?以她在法国影坛和世界影坛的地位,她怕什么?陈诺影帝她要不想给,起码有一万种办法!”
“而且,说句实在话,按照艺术性来说,咱们也不比他差。至少在题材上,我们更讨喜,你说是吧?昊子,蕾。”
秦昊微微点头。
郝蕾也知道这个两面三刀的家伙说得是实情,同性题材在戛纳的确有天然的优势,否则娄导这次也不会拍。
不过,她真的听不下去了,肉也越来越酸了。
她把嘴里的牛肉咽掉,把面前空空荡荡的盘子叠在旁其他七个空盘子上,擦了擦嘴,说道:“我吃饱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