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那边有人打架…”
乙班的劳动委员程新祥听到声音后,立刻向班主任郑培之老师报告。
郑老师眉头一皱,心中暗自思忖,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与此同时,王康义老师上完厕所出来,恰好看到了这场打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仅没有上前拉架,反而饶有兴致地指挥起了他们。
只见他一边观看,一边还不忘给同学们传授技巧:“不对啊,这位同学,要攻他下方……对!
就这样……”
紧接着,他又提醒另一个同学:“这位同学,带帽的那个,他攻你下方,你要防守……防守懂嘛…”
就这样,原本紧张激烈的打架场景竟然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武术教学课。
这时,劳动委员程新祥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便拉着班主任郑老师走过来查看。
当他们走到近前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原本应该严肃处理的打架事件,现在居然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
郑老师走过来时,看到的是王康义老师正在教班里同学摔跤。
他皱起眉头对程新祥同学说道:“你这孩子,真是的!
同学们在玩耍,你却来打小报告。”
程新祥委屈地反驳道:“可是……老师……现在是劳动课啊!
他们怎么能在劳动时间这样呢?”
032
郑老师不耐烦地回答:“不是还有王老师在那里吗?这事不用你操心,去干你的活吧。”
说完,郑老师转身就离开了。
程新祥心里十分不满,因为打架的其中一个人——郭樟富可是他的老冤家啊!
本来他可以借助老师之手给郭樟富一个教训,现在可好,计划泡汤了。
那边两个同学的打斗仍在继续,王康义老师则继续充当着他们的摔跤教练。
而那两位打架的同学,已经从单纯的打架演变成了一场摔跤训练。
教育方式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坎里,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最坚实的支柱。
王康义老师这一招实在是高妙至极,将原本可能引发矛盾的摔跤比赛巧妙地转化为一场友谊的盛宴,让同学们在相互竞争中逐渐化解恩怨,不仅忘却了曾经的不快,更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每一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
例如英语老师周王文,他总是能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成功地唤起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并帮助他们迅速记住那些看似难以掌握的英语单词。。。。。。
此时,操场已经被打扫得焕然一新,劳动课也圆满结束了。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放下手中的劳动工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随着劳动课的结束,课外活动时间也随之而来,全校师生都开始享受这难得的自由时光。
操场上,篮球场上活跃着老师和学生矫健的身影;
羽毛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排球在同学们的手中跳跃着;
乒乓球台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应有尽有,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