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永恒之钥生死狙击 > 第3章 查理大学的神秘手稿(第1页)

第3章 查理大学的神秘手稿(第1页)

第3章:查理大学的神秘手稿

布拉格的秋雨如同细腻的蛛丝,纷纷扬扬地洒落,给这座饱经岁月洗礼的千年古城蒙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朦胧面纱。每一滴雨都像是历史的信使,带着往昔的故事,悄然飘落。叶舟独自站在查理大学那庄严的哥特式拱门下,静静地凝视着雨滴从形态各异的石雕怪兽嘴角滑落,仿佛这些古老的守护者正在默默倾诉着岁月的沧桑与哀伤,它们的泪水融入大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叶舟深吸了一口清冷且潮湿的空气,那股凉意顺着呼吸道直抵心肺,他试图借助这股寒意,平复内心如同翻江倒海般的激动与不安。

前一天晚上的飞行途中,叶舟几乎未曾合眼。狭窄的经济舱座椅,如同坚硬的牢笼,让他浑身不自在,每一次挪动身体,都只能换来片刻的舒缓,随即又被座椅的不适重新笼罩。然而,这并非是他难以入眠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对即将亲眼见到的手稿原件的强烈期待,那份神秘的手稿,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深深吸引着他,使他的思绪一刻也无法停歇。在飞机引擎单调的轰鸣声中,他在脑海里反复回忆着那些复刻本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每一个奇特的符号、每一幅复杂的图表,都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记忆深处。他试图预先构建一套解读框架,从那些看似毫无头绪的符号中寻找规律,仿佛在黑暗中摸索着一条未知的道路,期待能早日揭开手稿背后的神秘面纱。

“叶舟教授?”一个温和且略带磁性的声音,如同从古老的时光隧道中传来,轻轻地打破了这份宁静。

叶舟赶忙转身,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老年绅士。他的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每一根发丝都仿佛经过精心的排列,彰显着主人的严谨与细致。他身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那细腻的面料质感上乘,线条流畅地贴合着他的身体,勾勒出优雅的身姿。外面套着的那件学术袍,带着岁月沉淀的庄重气息,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知识与智慧。眼镜后的眼睛锐利而敏锐,仿佛能看穿一切表象,直达事物的本质。

“我是扬·索科尔博士,”那人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微笑,礼貌却不过分热情,他伸出修长而有力的手,指甲修剪得异常整齐,宛如外科医生或钢琴家的手,精致而富有力量感。“欢迎来到布拉格,欢迎来到查理大学。”

叶舟连忙握住索科尔博士的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温暖与坚定,同时也注意到他那独特的手部特征,心中不禁暗自猜测,这双手在学术研究中想必创造过许多非凡的成就。“感谢您的邀请,索科尔博士。能参与这个项目,我深感荣幸。”

“不,应该是我们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索科尔博士做了一个优雅的邀请手势,如同一位指挥家引导着乐队开始演奏,“请随我来,我们不必在这雨中交谈,还有许多精彩等待您去探索。”

他们缓缓穿过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庭院和走廊,脚下的石板路被数个世纪以来无数匆匆的脚步磨得光滑如镜,仿佛是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每一个曾经走过的人的故事。叶舟的目光被周围的建筑所吸引,查理大学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哥特式的神秘庄重、巴洛克式的华丽繁复以及文艺复兴式的典雅大气,仿佛整个欧洲建筑史在这里层层叠加,每一种风格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时代的辉煌。哥特式的尖顶直插云霄,仿佛试图触摸天空的奥秘;巴洛克式的雕塑和装饰栩栩如生,展现着艺术的极致魅力;文艺复兴式的拱廊和回廊则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查理大学成立于1348年,”索科尔博士边走边介绍,他的声音在拱廊下产生轻微的回响,仿佛带着历史的余韵,“是中欧最古老的大学。这些古老的墙壁,见证了无数追求知识的学子们的奋斗与成长,也见证了人类智慧的光辉在这里不断闪耀。同时,它们也保守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有缘人去揭开。”他的最后一句话,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似乎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双重含义,让叶舟心中不禁涌起更多的好奇与疑惑。

他们来到一栋相对现代的附属建筑前,这座建筑在周围古老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又巧妙地融入其中。索科尔博士拿出安全卡,在门禁系统上轻轻一刷,伴随着清脆的“滴”声,一扇不起眼的门缓缓打开。门内的景象与外面古老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洁白无瑕的走廊如同被冰雪覆盖的世界,一尘不染。荧光灯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将整个空间照得如同白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消毒水味道,仿佛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高科技空间,与外界的喧嚣和古老气息截然不同。

“这里是大学特别建造的高安全性文献保护中心,”索科尔博士一边解释,一边带着叶舟缓缓前行,“这里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保持恒温恒湿,能为珍贵的文献提供最适宜的保存环境。同时,这里还具备强大的电磁屏蔽功能,防止任何外界电磁干扰对文献造成损害。此外,这里拥有最高级别的物理和数字安全措施,确保每一份珍藏都能得到最妥善的保护。有些珍品太过珍贵,甚至不能放在国家图书馆,这里就是它们最安全的港湾。”

他们沿着走廊前行,经过一道道安全门。每一道门都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里面的秘密。每道门都需要索科尔博士的虹膜、指纹和密码三重验证,仿佛只有经过重重考验,才能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叶舟注意到天花板上的摄像头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如同警惕的眼睛,时刻监视着每一个角落。而且这些摄像头都是最新型号的高清设备,哪怕是最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它们的捕捉。

最终,他们来到一扇厚重的金属门前,这扇门没有任何标识,仿佛刻意隐藏着自己的存在,只有一个复杂的安全键盘镶嵌在一侧,像是通往神秘宝藏的最后一道关卡。索科尔博士站在门前,神情变得格外严肃,他输入一长串复杂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动,如同在弹奏一首神秘的乐章。随着最后一个字符的输入,门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缓缓向内开启,仿佛在向他们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

“准备好了吗,教授?”索科尔博士转头看向叶舟,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期待,又仿佛隐藏着一丝担忧,“接下来你将看到的,可能会彻底改变你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叶舟用力地点点头,喉咙突然有些发干,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扼住。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即将踏入一个未知的领域,那里充满了惊喜与挑战。

室内是一个圆形的空间,墙壁、地板和天花板都是纯净的白色,没有任何接缝或装饰,仿佛是由整块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精心雕刻而成,散发着一种简洁而神圣的气息。房间中央,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透明立方体,看起来像是由坚固的防弹玻璃制成的展示柜。展示柜内部,各种精密的机械臂和传感器有序排列,仿佛是一个高科技的舞台,等待着主角的登场。

立方体内,在一个特制的支架上,平放着一本书。

即使隔着一段距离和防护玻璃,叶舟也能立即认出,那就是《光之书》的原件。与之前看到的复刻本相比,原件所带来的震撼力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复刻本虽然已经让叶舟惊叹不已,但原件仿佛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神秘生命体,散发着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吸引着他的目光,让他无法移开视线。

书册不大,约莫A4纸大小,厚度约五厘米。封面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材料——既不是皮革那柔软而富有质感的纹理,也不是布料那细腻而温暖的触感,更不是任何已知的金属或矿物所具备的坚硬与光泽。它在房间柔和的光线下泛着淡淡的珍珠光泽,那光泽如同清晨湖面上的薄雾,轻柔而梦幻,表面似乎有细微的能量流动,如同夜空中绚烂的极光般变幻不定,时而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时而又隐匿于黑暗之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称它为‘元质’,”索科尔博士轻声说,声音如同羽毛般轻柔,仿佛怕惊扰了那本书,“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其结构完全均匀,没有任何细胞或晶体结构。它不反射光线,而是似乎从内部发光,仿佛拥有自己独立的能量源,不受外界光线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科学界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叶舟不由自主地走近几步,几乎把脸贴在玻璃上,试图更近距离地观察这个神秘的封面。“可以打开看看内页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仿佛一个渴望揭开神秘宝藏的探险家。

“当然,这就是请您来的主要目的。”索科尔博士走到一侧的控制台前,熟练地操作起来。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眼神专注而坚定,如同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但我们必须极其小心。内部的机械臂会完成所有操作,我们不会直接接触原件。这份手稿太过珍贵,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防弹罩内,一只精密的机械臂缓缓移动,它的动作轻柔而精准,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机械臂以令人惊叹的精准和轻柔打开书册的封面,那一瞬间,叶舟屏住了呼吸,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缓缓翻开的封面,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内页的材料比封面更加不可思议。它薄如蝉翼,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走,但显然坚韧异常,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乳白色,如同清晨的薄雾,又似冬日的初雪,纯净而神秘。上面的符号不是书写或印刷上去的,而是仿佛嵌入材料内部,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而若隐若现,仿佛这些符号在与光线捉迷藏,时而清晰可见,时而又隐匿于无形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感觉。

“这些页面几乎不可能损坏,”索科尔博士说,声音中带着学者对未知事物的兴奋与好奇,“我们尝试过微小样本的测试——它们耐高温、抗酸碱,甚至能承受激光的直接照射而毫无痕迹。就好像它们来自一个超越我们认知的世界,拥有着超乎想象的物理特性。”

机械臂缓缓翻动页面,叶舟得以看到更多内容。有些页面满是那种奇异的几何文字,它们如同神秘的密码,等待着被解读;有些则是复杂的天文图表,展示着宇宙星辰的运行轨迹,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还有一些展示着类似分子结构或能量流动的图案,仿佛揭示着微观世界的秘密。每一页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与惊喜。

“碳定年结果显示这些材料有数千年历史,”索科尔博士继续说,他的目光随着机械臂的翻动而移动,“但某些天文图表显示的星象却需要至少公元1300年后的天文知识才能绘制。这种矛盾让我们困惑不已,仿佛这份手稿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打破了我们对历史和科学的传统认知。”

叶舟的符号学家本能被完全激活了。“那些符号。。。它们似乎在移动?是我的错觉吗?”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景象。那些符号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页面上微微蠕动,仿佛在向他传递着某种信息。

索科尔博士露出神秘的微笑:“不是错觉。多光谱成像显示符号确实有微妙的变化,似乎是对周围环境的响应。温度、湿度、甚至观察者的存在都会引起微小但可测量的变化。这就好像这份手稿是一个有感知的生命体,能够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互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