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似都五军都府与兵部分掌统兵权与调兵权,平时兵备道辖于布政使衙门下,让“政”凌驾于“军”之上,有利于地方稳定。
一到战时,自然是以“军”为主,兵备道主动归于都指挥使司指挥,避免外行指挥内行。
这么做自然也有很多常弊病,但每项政策,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弊端,关键看它合不合事宜。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
PS:七十多年前,我祖父寄回最后一封信,说他被编入了远征军,入甸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传回,昨晚无意中在网上得知,云南腾冲县有座“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于是想办法让人查了一下,名录墙上有我祖父的名字,何光武,二等兵。只是现在还不能确定籍贯,也就无法确定是否同属一人。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一夜难眠,恨不能立即到腾冲去看看,不过说来不怕大家笑话,上个月的稿费收入很微薄,来回的路费加上要住几天查证一番的话,一个月的收入都不够,只能再攒攒了。当年多少鲜活的生命,为了那场全民族的抗战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家里人却连个死讯都收不到。我祖母年轻守寡,是个信佛的人,七十年间,时常去求神问鬼,只想知道我祖父是生是死。还记得前年,九十多岁的祖母弥留之际,还在迷迷糊糊的念叨,说看到我的祖父站在床边。那时是半夜,我听了她念叨,吓了一跳,随后忍不住泪如雨下,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的牵挂有多漫长啊,我相信,祖父牺牲前最后一个目光,一定是投向家乡的,可家里人至今连个死讯都收不到
不说了,再说泪水又下来了
(未完待续……)
第461章 关中和山东
******
确定裁撤哪些地方衙门,以及裁撤的办法和步骤之后,大朝会散去。
秦牧匆匆用过午膳之后,又召集内阁辅臣与六部尚书,小范围讨论下一步的军事政治战略方针。
兵部侍郎顾君恩说道:“随着寿州收复,淮河防线已经巩固下来,徐州方面,就象一柄伸出的剑锋,沿京杭大运河向北,可以威胁山东,如果是沿黄河水道向西北方向推进,则可以威胁开封、郑州等中原腹地”
“慢着!”户部尚书一听顾君恩滔滔不绝的话,立即打断道:“秦王,臣虽然不懂军事,然但凡国之用兵,需张驰有道。我大秦这一年来,七万大军北伐河洛,二十万大军东征江浙。这次又出动十万大军收复淮南,虽然后二者勉强算得上内线作战,但因调动的兵力的数量庞大,同样损耗了大量的钱粮。
秦王,并非臣要拖大军后腿,实在是现在国库支出太繁重了。除了军需开支外,还有皇城的工程”
“刘尚书,皇城的工程你也拿来说,我大秦百姓可是捐献了近千万两,皇城的建设预算才四百万两,这不是还有大半节余吗?”顾君恩打断他道。
刘伯全气呼呼地说道:“顾侍郎,你这是假装不知道还是真的傻?实不相瞒,银子国库里是还有些,但前方将军士靠啃银子能充饥吗?
粮食,现在关键是粮食紧缺。修建皇宫的劳力有七八万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你知道吗?前方将士的军粮,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需要赈济,不这是有银子就行的,再多的银子,你也要能把它变成粮食才行啊。
朝廷的仓储都快空了。不能再动了,现在主要是靠向民间购粮支撑着,顾侍郎知不知道,朝廷大量向民间购粮,会导致市井之间粮价飞涨,普通百姓负担会因此加重,民以食为天,再这么下去,民怨会沸腾的”
顾君恩被刘伯全驳得哑口无言,作为兵部侍郎。他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军事角度去考虑,平时太仓里有多少存粮,那是户部的事,他也没有资格过问。
秦牧安慰道:“刘尚书,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本王今日请各位大臣前来,只是想商讨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并不是要立即兴兵北上。”
刘伯全还有些不放心地说道:“秦王。不是臣下拖大军的后腿,实在是这粮草真的不多了,现在离来年夏还有大半年时间,若是再举兵北伐。必定导致粮价飞涨,民生越发困苦。因此臣不得不提醒秦王,请秦王恕罪。”
“刘尚书不必如此,好了。大家接着讨论吧。”
司马安沉吟道:“秦王,巩固了淮河防线,臣以为。主力再从东线推进,有些不妥,无论是大运河水道,还是黄河水道,都难以与长江相比;
也就是说,我军水师的优势在这些水道上未必能发挥出来,就算水师仍占一定的优势,但中原一带多为平原,随着战线的拉长,我军的后勤不可能完全依赖水道就能满足所有需求。
因此臣以为,接下来我军的重心不防调整一下,秦王可还记得当初在武昌讨论是先下江南,还是先取西北的事情。
目前关中因有凌战与艾能奇两面牵制,何洛会一直没法剿灭关中的义军,这是我军很好的机会。
如今无论是军须用马,还是百姓农耕所须的牛马,我大秦都非常缺乏,如果能先夺取关中,就能通过茶马贸易,从河套、河西、陇右得到大量的牛马,以缓解大秦对牛马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战火阻隔,西北各地所需的各项物资也十分紧缺,夺取关中,打通西北的贸易通道,可以大大促进我大秦的贸易繁荣,增加国库收入。
同时在战略上,控制了关中,可俯视中原,纵揽三边。从关中向山西、燕京推进,要比从淮南仰攻而上有利得多。
我军只要在东线不断渗透,并保持一种大军随时北上的压力,让中原难以平静下来,把满清的兵力牵制在东线,则夺取关中就容易得多。”
兵部尚书何亮频频点头,司马安一说完,他说接着说道:“云南方面,兵贵精不贵多,因此臣以为,有征南大将军崔锋一万多人马入滇足矣,后军大都督李定国所部实无须再入滇作战,只需要打能青藏东沿的入滇通道,使四川的物资可随时送入云南即可。
张献忠入川时,四川民生遭到很大的破坏,但四川本是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