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风起云涌鑫字开打一准确生肖 > 第249部分(第3页)

第249部分(第3页)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刚刚在滁河吃了大亏,现在一说起要渡河,大家都还心有余悸。

宁完我接着说道:“何况,若我所料不差,苏谨两万骑兵绝对不会坐视咱们西去围攻蒙轲而不管,庐州城中,也还有两万秦军可以驰援,从路程算来,只要我军西去围攻蒙轲,秦军立即就可以聚集起七万大军;

我军刚刚遭遇大败,很多士兵染病在身,士气低迷,面对秦军七万步骑,胜算并不大,一但拖久了,远的不说,徐州先就危险了,万一徐州有失,本就叛乱不休的淮北各城,恐怕也将纷纷陷落,真到哪里,我军被隔断在淮南,后果不堪设想。”

螯拜怒声道:“照宁大人这么说,是让咱们放弃凤阳和寿州喽?”

目前清军占领的淮河以南的城市只剩下凤阳和寿州。

有这两个桥头堡在,清军就随时可以渡淮作战;

一但失去这两个桥头堡,秦军就能在淮河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清军今后恐怕连南渡淮河的机会都没有了。

螯拜怒声讽刺,宁完我却一言不答,在他本心里,确实有意让多铎放弃凤阳和寿州,理论上看来,掌握了凤阳和寿州这两个桥头堡,清军就可以随时渡淮南下,直趋长江北岸。

但反过来看,这两个桥头堡也极有可能成为清军的坟墓,秦军一但融断淮河,这两座孤悬淮河南岸的城池就绝了外援,成为两座死城。

但他不敢直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只能隐隐点明,让多铎去做决定。

螯拜为了大局,也没有再与他闹,不过,这一笔笔账他和图赖都记下了,将来总有一天是要清算的。

多铎也听出宁完我的意思来了,放弃凤阳和寿州,退守淮北,同时压制淮北乃制中原地区的叛乱,不失为理智之举,至少这样还能保住淮北,避免全部崩盘。

但是,真要放弃凤阳和寿州这两个重镇,多铎又是如此不甘

************************

PS:兄弟们,大家很给力,我自己也尽力了,今天充值投了自己两三票,勉强冲进了分类榜前十。现在,人家只要一两票就能把我踹下来。说实话,六月份的稿费收入估计也就一千多块,俺就是个苦B作者,实在没能力象有些人那样出钱买月票,全指望各位读者支持了,

兄弟们,请挺我一把吧,手上的月票的支持一下,俺在此叩首再拜!。

(未完待续……)

第450章 挺进徐州

***

兵贵精不贵多,金声桓只有一万人马,有水师帮助,沿着黄河东岸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推进。

宿迁因原明军游击赵宏明突然率兵夜袭县衙,用火药炸死清军大将张存仁,驻守宿迁的清军弃城北逃,金声桓不废一箭一弹,轻松拿下宿迁县城。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杀奔徐州。

徐州一线的防御原是由张存仁负责,张存仁一死,清军调度不灵,沿途市镇全线失守,金声桓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杀到徐州城下。

徐州是古九州之一,从元末到明末这两三百年间,徐州可谓是多灾多难,元至正十二年元右丞相脱脱亲率大军,镇压徐州李二起义,以百炮轰城,城尽毁,后改建城于奎山脚下,改名为武安州。

明洪武年间废武安城,仍迁回故址重建徐州城。城墙以砖石垒砌,周长九里余,城高及底宽均为二丈三,顶宽一丈一。城门四开:东曰河清门,西曰通汴门,南曰迎恩门,北曰武宁门。城外环以护城河,深宽各三丈许。

明天启四年,黄河决堤,水深一丈三,城完全被淹,于是迁至城南二十里铺重建,徐州又一次迁城。

崇祯元年水退,城内淤积泥沙厚达一至五米。时兵备道唐焕于原址重建,是谓崇祯城,城规模及形制与地下洪武城雷同且相重合。城东门、北门沿袭旧称,西门易名为武安门,南门改称奎光门。

现在。徐州或许又要面临一次巨大的劫难,因为金声桓接到的指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徐州。

黑衣玄甲的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奎光门下,并立即分兵围困西面的武安门。

郑四海的舰队泊于河面上,保护着河上的后勤船只,河面上云帆遮日,桨撸如墙,人声喧嚣。

徐州原有二千守军,由梅勒章京满都喇坐镇。张存仁在宿迁被杀后,宿迁三千清军逃回了徐州,经过整合。满都喇手上共有五千人马。

本来五千对一万,满都喇守住徐州是不成问题的,多铎也传来了严令,如果徐州失守。必将其问斩。

满都喇亲临南门。不断激励着士气,从宿迁逃回的几千清军却是糜糜不振,多铎的大败,主将张存仁暴毙,给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满都喇见士气如此低迷,忧心忡忡,为了自家性命,他于是把自己积攒的金银财宝全部抬上城头。散发给城头的将卒。清军士卒领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士气总算有了不少的提升。

南门外。秦军黑色的旌旗如同乌云一般,加上他们身上的黑衣玄甲,整体给人一种钢铁般冰冷而坚硬的感觉,凝重的气势,还没有攻城,就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快看,那是什么?”

“是红衣大炮,天啊!”

“快看啊,敌人这么多红衣大炮”

城头的清军士卒突然骚动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