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山之石的意思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国家和社会之所以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心和人性出了问题。所以,要“救世”,就得先“救人”;而要“救人”,又得先“救心”。

【拾捌】

在韩非这种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执著,庄子的浪漫,几乎一下子就失去了分量,变得单薄、空洞、苍白无力,甚至滑稽可笑。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

讲功利,讲实惠,承认趋利避害的合理性,是墨家和法家的共同之处。不同的是,墨子以利害说道德,韩非以利害说制度。

*

只有“良法”,没有“好人”,天下还是不能太平。

*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想”,有时候比“做”还恐怖。

*

孔子的道德主张,连自己的学生都治不了,还能治国?

*

道德虽然不能治国,却可以育人;法制虽然不能育人,却可以治国。一个国家,如果法制既健全,社会又道德,岂能不长治久安?

【拾玖】

消极决不意味着不好。相反,消极的仁(恕)比积极的仁(忠)更重要。

*

己之甚欲,也勿施于人。这才是完全、彻底也更重要的“恕”。

*

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我们凭什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孟子认为,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心”。

【贰拾】

仁是境界的追求,义是行为的准则。

*

义,是一把刀剑,而且是双刃剑。对别人,也对自己;杀坏人,也可能伤好人。

*

讲“忠义”,往往不问是非;讲“侠义”,往往不守法制。

*

人类之所以要有道德,要有正义,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且是每个人、所有人、一切人的幸福。因此,但凡违反人性的,便一定是“伪道德”。

*

正义有如真理,并不一定就掌握在谁手里,任何人都没有“专利权”和“独占权”。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