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秦汉以后的政治制度,就是法家设计的。
□ 为什么法家会成功?
■ 因为法家的办法最管用。秦王国最后能一家独大,秦始皇最后能兼并天下,靠的就是法家的主张。我们知道,当时最迫切的需要是“救市”。谁的办法能解决问题,谁就吃香。所以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就将法家的学说钦定为国家意识形态。
□ 但是汉武帝以后,国家意识形态是儒家的学说呀!
■ 实际上是两家“共同执政”。儒家是公开的“执政党”,法家是暗中的“执政党”。
□ 这么说,儒家学说也是管用的?
■ 不管用。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一样,也救不了“市”。孔子周游列国,孟子游说诸侯,荀子著书立说,然而谁都不听他们的。为什么?不管用嘛!有趣的是,在后世,儒家的影响却是最大的。
□ 当时不香后世香?
■ 正是。
□ 奇怪!这又是怎么回事?
■ 这是一个“秘密”,也只能以后再说。
□ 道家呢?
■ 秦始皇之后,汉武帝之前,曾经一度是“执政党”。之后,就成为“在野党”,不过是“合法”的“在野党”,所以有时候也成为“参政党”。他们的影响,仅次于儒家。
□ 道家的办法管用吗?
■ 也不怎么管用。道家根本就反对“救市”,岂能管用?不过当真“崩盘”以后,就用得上了。比如西汉初年,统治者“贵黄老,尚无为”,便造就了“文景之治”。但如果要“救急”,也是不管用的。
□ 墨家呢,也是“参政党”吗?
■ 墨家最惨,变成“地下党”了,影响也是最小的。
□ 如此说来,墨家最差?
■ 怎么能这样说?事实上,墨子对当时社会病症的描述最准确,诊断也最到位。而且,他的“救市方案”中蕴含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都非常可贵,甚至极其宝贵。他的理想,也是最美好的。相反,最成功的法家,反倒问题最多。
□ 你这样讲,我真是听不懂。
■ 怎么听不懂?
□ 墨家的诊断最到位,方案却最不可行;理想最美好,影响却最小。儒家的办法同样不管用,影响却最大。道家的办法有时候管用,影响却次于儒家。法家的办法最管用,也最成功,却又是问题最多的,影响也没儒家大。这都是一笔什么乱七八糟的“狗肉账”?
■ 按照某些人习惯了的那种思维方式,是听不懂。许多媒体都问我,你讲先秦诸子,最喜欢哪一家,最赞成哪一家,哪一家对我们今天最有意义?我回答说,根本就不能这么问!讲先秦诸子,最忌讳的是三条,一是急功近利,二是非此即彼,三是一家独大。最成功的不一定就最正确,不管用的也不见得没影响。同样,变成“地下党”,也不等于没道理。继承思想文化遗产,绝不能搞“成王败寇”那一套。
□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 是其是,非其非,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先弄清楚他们的思想,然后再把其中可以继承也应该继承的东西,都继承下来。
□ 那你打算从何说起?
■ 直接的起因既然是“救市”,那就先说当时的社会怎么出问题了吧!
贰 “资产重组”之痛(1)
礼坏乐崩,就是“政治链条”断了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关于这一点,最好看看墨子的描述。
□ 墨子怎么说?
■ 九个字:“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国相攻,就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侵略;家相篡,就是家与家之间相互掠夺;人相贼,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总之,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国际关系也出了问题。
□ 那时也有国际关系吗?
■ 有啊!我们现在叫做“中国”的地方,当时叫做“天下”。天下就是“天底下”,也就是“全世界”。这个“全世界”,或者说“天底下”,由许多国家组成,比如齐国,比如楚国。他们都是独立或半独立国家。西周的时候半独立,战国的时候全独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