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卷王的六零年代番外 > 第376章(第4页)

第376章(第4页)

几个人第一届考上的老教师们,谁都上去当过老师的老师,唯独叶甜,当初在学校的时候成绩真一般,脑子也一般,就靠罗喻义给她私下讲课。

两人讲着讲着,讲成了一对。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读书时,成绩明明只有中等的叶甜,在这次高考中,居然也勉强考上了海市的学校,虽不是特别好的学校,可只要能回城,能回家,不管是什么学校,都是大学。

叶甜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哭肯定是哭不出来的,她是抱着罗喻义激动的又叫又跳,绕着她在临河大队的家就跑了三圈,又抱着她的儿子猛亲!

她和家人关系亲近,下乡十年,她也只回去探亲过几次,早几年她爸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在乡下结婚,要想办法回城,谁知道她在乡下一待就是十年,从十八岁,熬到二十八岁。

因为她考上了临河小学的老师,家人不用再担心她在乡下受苦,可还是让她不要在乡下结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一年没有了回城的希望,她家人从让她坚持不要在乡下结婚,到开始松口,让她不要嫁给乡下人,要是在下乡的知青当中有合适的,可以找个和她一样的不错的知青小伙子结婚。

亲完了儿子,她又忍不住扑到罗喻义的怀里:“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我能回家了!”

罗喻义也同样为叶甜高兴不已。

他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别的知青都在为考上后和妻子孩子分别,要不要带着妻子孩子回城的拉扯中纠结,他为了陪叶甜,没有填报他自己家乡的城市,而是跟着叶甜一起,填报的海市的大学,在叶甜的录取通知书下来没多久,他的录取通知书也收到了。

两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自然让一直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振奋不已。

一直看着本地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见他们知青当中,也终于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激动了起来,开始等待他们的录取通知书,很快,这些报考了他们各自城市的录取通知书,也逐渐的到了。

他们这些人,为了回城,不管他们是不是看了多年的书,考的好不好,为了稳妥起见,他们都没有敢报太好的学校,基本上全都低于他们高考成绩的一大截,导致水埠公社、临河大队的大学录取率超级高。

恢复高考的第一届高考,光是一个临河大队的大学录取率,居然高达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几乎要占据了整个吴城考中大学的名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就好像吴城的文气有八斗,水埠公社独占了七斗半,临河大队占去了六斗!

剩下的一斗两斗的文气,才分到了吴城下面的其它的公社去。

让人比较吃惊和意外的是,许金凤、许爱红、江映荷三人的知青丈夫和知青妻子,都没有考上大学。

许爱红的知青妻子就不说了,这年头没有什么避孕的措施,许爱红妻子嫁给他的第一年就怀孕了,之后就是生子、哺乳,根本没有时间看书,也就在高考恢复消息通知下来后,勉强看了两个月的书,还有孩子纠缠着,并不专心,不像许爱红,为了研究加工厂的机械和水电站所有机械的维修,这么多年,他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

江映荷的丈夫不是临河小学的老师,他是包装厂的一名工人,当了工人,有了工作,谁还看书学习啊?

张树鸣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他是个私心较重且对自己很是自信又自视甚高的人。

别的知青生怕自己回不了城,哪怕考的好,也不敢把自己报考的学校往高了报,他则是相反,报了他自己老家所在省份最好的大学!

在结伴学习的过程中,罗喻义就经常教成绩较差的叶甜学习,自己也温故而知新。

张树鸣则是生怕教会了徒弟,自己没了饭碗,敝帚自珍,即使是初期有几次教学,也教授的十分浅薄,和许金凤结婚后,又将心思很快放到自己的小家庭中,在后面的两三年,更是没有再学习。

导致三个本地人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他们三人的三个知青妻子和丈夫却都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的知青很多,最早下乡到临河大队的沈志明、苏向阳、张菊、楚秀秀、叶冰澜,以及被临河大队所有人都瞩目着的许明月、阿锦、阮芷兮等人也都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最后连瘦瘦弱弱的杜晓雅,都等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了,张树鸣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到,他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内心早就着急了。

村里人也基本默认,许明月和阿锦她们也都没考上大学了。

这好像在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事情。

让大家比较意外的,是阿锦也没有考上大学。

连山里的三个姑娘都考上了大学,许书记的姑娘居然没考上。

村里私底下谈论这事,但都不敢当着许明月的面上,但眼神都表现了出来。

许书记一个小学都没读过的人,怎么可能考得上大学嘛?当初就不该辞去书记的职位,现在好了吧?鸡飞蛋打!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在年后开始一个一个的告别临河大队,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行李回城。

可就在二月中下旬,接近二月底的时候,邮递员终于又往临河大队送来了四张录取通知书。

这四张录取通知书,都来自最为遥远的京城,分别是楚秀秀、叶冰澜、许明月和许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