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上山、下山了几次?”
陈法医皱眉道:“没法判断。”
他拿出一张照片给高栋,这是山坡上的某处脚印,照片里,脚印很多,有些脚步相距较远,有些靠得很近。没办法判断哪些脚印是同一次上山留下的。自然,也没办法知道凶手到底上山、下山了几次。
感觉是故意走给警方看的。高栋心里气愤地想着,只能转而道:“对了,一开始你说还有疑点是什么?”
“我去邵局家里查过了,地上有拖把当天拖过地的痕迹。”
高栋眼睛微眯:“就是说,有可能凶手来过邵小兵家里后,在他家做了某些事,之后把痕迹清理了?”
“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可能是他家那天刚好拖过地,拖把倒是放在了卫生间,地上也没发现除邵局夫妻外的脚印。”
高栋“嗯”了声:“可能是凶手拖地处理完现场后,把拖把放回原位,换了邵小兵家的拖鞋回到门外,这样我们也找不出是否有第三人的脚印。”
“还有一个线索比较重要,邵局家中沙发少了个坐垫,相隔一处的坐垫底下的沙发基座上有几个洞,我判断是用匕首一类的工具扎的。所以我猜测有可能家中发生了打斗,但是找来找去,没发现其他血液等搏斗的痕迹。当然,或许被清理了,但基本上物品都没有被破坏,旁边住户说当晚只听到了一声盘子打翻的声音,说明打斗不会剧烈,并且持续时间很短暂。”
高栋默不作声,邵小兵当天回过家,家中也传出过异响,沙发上还被匕首扎了洞,并且有个沙发坐垫丢了,这些线索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表面上看,有可能邵小兵夫妇在家中被人制服了,但沙滩那里又是第一现场,邵小兵确实是从山坡上掉下摔死的,此前并无外伤。
总之,很蹊跷。
高栋抿抿嘴,只好道:“这案子很复杂,尽管鉴定结论是自杀,但我更相信是谋杀,不过我没有任何依据,暂时也推翻不了自杀结论。你这边还要做一件事,随机多抽几个悬崖附近的脚印,让省厅的足迹专家计算脚印所有人的身高体重,判断这些脚印是不是邵小兵本人的。”
“可是即便邵小兵不是自杀,而是有凶手导演的‘被自杀’,但如果悬崖边脚印是凶手的,而不是邵小兵的,那邵小兵又是怎么掉下去的?”
高栋垂头道:“你这边先查吧,如果脚印不是邵小兵本人的,我暂时也想不出他是怎么掉下去的。”
“好吧,那我马上去联系专家。”
第四十五章
陈法医离开不久,张一昂来到办公室,手里还捧了盒快餐:“三队的人已经安排到宾馆,他们先去吃饭了,他们说您还没吃,我给你带点过来。”
高栋接过快餐,刚打开,又摇摇头合上,丝毫提不起胃口,只是嘱咐:“待会儿等他们吃完,叫到办公室开个会。”
“三队的人过来是负责哪块?”
高栋抿抿嘴,不太情愿地说:“跟踪保护。”
“保护?”
“已经出了三起命案了,无论如何,绝不能有第四起。”高栋苦笑一下,“再来个第四起,以后你大概也不用跟着我干了。”
张一昂脸露尴尬:“这……这怎么行?”
“现在案子已经报到部里,闹得很大,我不得已,今天就赶回宁县了,要不然市里的事情得花好几个星期处理,我哪有这么空闲。趁这几个星期上级注意力都集中在民众游行上,我们这边要赶紧破案,否则嘛,呵呵……”他冷笑一声,没有说下去。
张一昂也自然知道事态严重,短短一个月,公检法一把手全死光,这种案子恐怕建国以来都没发生过,上面的动怒可想而知,摆在高栋面前的是关乎后面几十年的仕途。当然,他们这些跟了高栋多年的老人,老大地位不保,他们接下去几年也别想升职了。
“可是县里这么多领导,咱们人手有限,该保护谁呢?”
高栋略显无奈道:“按重点有针对性地照顾吧,主要是要害部门的,咱们也不可能给他们人人安排上贴身保镖,只能一方面加强全县昼夜巡逻力度,一方面这回得直接通知县里所有单位的政府工作人员,注意人身安全了,动静闹大了也无可避免。最关键的是咱们要和凶手赛跑,尽快抓出来才能一了百了。当然,媒体这边要更重点关照一下,上面已经下了封口令,一般媒体也不会报,就怕广东那边的几家。反正不管哪家,只要敢过来,要想采访或报道,你们直接抓人,想怎么收拾这回都不用跟我汇报。”
张一昂尴尬地点头应允。以前敏感案子遇到媒体采访,高栋只是跟上级打招呼,要求案件侦破期内保密,可从没见过高栋直接让他们抓人的,可见这次案子把高栋都逼到了何种地步。
“对了,邵小兵死后这几天,县里机关内部和民间有什么传言吗?”
张一昂道:“这次按您的要求,大家口风守得很紧,江伟跟全县公安系统人员关照过,谁跟外人透露半个字,直接按违纪处理。民间现在知道具体情况的还不多,公检法系统内因为尸检鉴定是自杀,并且邵局死前发了你那条短信,所以大家普遍认为邵局是杀害王宝国的凶手,畏罪自杀了。”
“就没有起疑的吗?”
“有是有,但公安系统内的人都知道,现场脚印就邵局一人,只可能是自杀,并且畏罪自杀说得通,大家还等最后的调查结果。”
高栋想了想,道:“也好,如果大家都认为是自杀,到最后实在万不得已,只能以邵小兵杀害王宝国,后畏罪自杀结案,胡海平则是意外事故。”
张一昂笑了笑:“我觉得这个结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