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猛虎王朝校狂野猩 > 第125部分(第2页)

第125部分(第2页)

昨晚狄龙通过其独特的观察,知道了鲁道夫大军的调动。经过一番推测后,狄龙猜出了鲁道夫的动向,立即亲自带领这一万五千能打硬仗的骑兵部队快马先鲁道夫一步赶到了此处,其余军队则由雅辛斯克率领,镇守黄莲城。此仗肯定是一场艰难的苦战,乌合之众来了反而坏事。

狄龙布置的是一个反品字形的阵势,左山上是卡斯佩查克率领的五千神闯营战士,右山上是博格腾带队的五千神冲营战士,山口靠里一些的地方,则由狄龙、孔狄和乌雷三人带领五千猛虎军团骑兵囤积于此。

这种布兵方法,充分利用了两山一口的地形特点,互为犄角,形成了一个三面随时可以相互增援的阵势。狄龙预料鲁道夫的兵力要超过己方,但在如此的阵形下,他却无法利用优势兵力展开战线。

当然,任何阵形都有弱点,由于狄龙为保护侧面安全,非常强调左右两翼的强度与利用山势进行配合,中间的主将本阵就显得要薄弱些了。故而他将手里唯一的王牌,孔狄手下的猛虎军团骑队调至此处,期望凭借战士们的勇猛顽强抵挡住敌人的进攻,寻找到反击的机会。当然,这一部队也必然伤亡惨重,让盟友猛虎军团来承担,也难说狄龙不是存有私心。

鸭嘴涧的山口处,狄龙与孔狄骑于马上,并肩而立,身后是五千金色铠甲的猛虎军团精锐骑兵。五年了,这是狄龙第一次亲自带队冲锋陷阵,心中不免颇有感慨,背上的“精灵之眼”似乎也了解主人心意,发射出灼眼的蓝光。

远处,旌旗招展,鲁道夫的大军晚了狄龙两个小时后,也抵达了自己行军的目的地。

在如此情况下对垒,鲁道夫和狄龙都吃了一惊。

鲁道夫没想到自己的秘密行军竟然被狄龙看破,而且早于自己到达了战场处静候自己光临。

第一眼看到了猛虎军团和“讨逆军”的战旗和队列时,他的心脏猛然一缩,差点没有栽下马来。难道这个昔日好友真是自己的命中克星,如何挣扎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吗?

狄龙没有想到的是,平素稳重的鲁道夫这一次竟然来了这么多人马,只留下万许人留守阵地,其余接近五万人都开到了这里,如此雄厚的兵力,此仗甚是危险!

狄龙心里不由得暗暗后悔,原以为鲁道夫可能只来两三万人的部队,以一对二,尚存胜机,谁料他几乎倾巢出击,是自己的三四倍之多。早知如此,不如先集中兵力击溃城下芬莱的留守部队,然后来个后追尾击,远好过跟他如此正面对战!

鲁道夫也是久历军旅,加上此次也是抱着困兽犹斗的心情,因而也迅速稳住了心神,开始观察敌军虚实,排兵布阵,准备决战。

熟悉正兵对决的鲁道夫,当然也明白了狄龙布兵的优劣之处。他采取的是“伞”形的阵势。利用兵力的优势,两翼各放七千五百人的队伍与狄龙对垒,牵制住对方两侧。其余三万五千人全部放在中路,形成三个大型的万人方阵,鲁道夫自领五千人作为最后的预备队使用。

鲁道夫很清楚,只须一下直击狄龙的中军本阵,利用人多优势取得中央战场上的战局优势,就肯定可以调动左右山头上的侧翼来援。尔后,趁敌人侧翼运兵混乱时同时进击,三面同时总攻,狄龙的部队就可能全线崩溃,自己可一击而胜。

当然,他尝过猛虎军团的厉害,所以特地准备了三个大型万人方阵伺候。他可连续发起三次进攻,一波猛于一波,一浪高过一浪,一击可能不胜,三击无论如何狄龙是无法抵御的。此外,尚有五千预备队供鲁道夫做最后一搏。

就算你们是铜头铁臂,我也要把你们砸成破铜烂铁!鲁道夫狠狠地握紧拳头。

鲁道夫手下也是久经训练,大军迅速地列阵完毕。

随着鲁道夫令旗一挥,军号吹响,左右两侧的部队展开双翼,开始以疏散阵形向前跃进,而中央战阵的第一万人步兵集团,形成密集的方阵,跟着前锋的战旗,踏着鼓点的节奏,缓慢而坚定地朝着鸭嘴涧山口挺进。

红彤彤的朝阳正在升起,上天注定,鸭公山的大鸭嘴,今日将囵吞无数尸体,饮咽海量鲜血!

“孔狄,你带四千人能冲垮第一个方阵吗?”狄龙的脸上喜怒不现,心中却搅起波澜。

名将也是人,他们同样是根据已有的情报信息,按照最大机率进行计算,并因此而调度兵力。因为狄龙未能想到平素一贯稳重的鲁道夫敢冒老营被端的危险倾巢而来,情况显然不容乐观。对方的布阵非常明确,即使牺牲再大,用人海也要将狄龙这一万五千人淹没掉。鲁道夫如此用兵,狄龙也非常清楚,他是冲着自己来的!

倒不是过去的恩怨,也不仅是困兽犹斗,而是鲁道夫一旦将自己擒杀,圣瓦尔尼新政府立失台柱,被狄龙凭军事力量和个人威望捏合在一起的各派政治势力,顿时会分崩离析。首都局面一旦失控,圣瓦尔尼就只剩下被鲁道夫宰割的份了。

为今之计,即使人少,狄龙也仍要留出一千人做最后的预备队,第一波交战的只能是孔狄的四千人马了。

作为战将的孔狄,尚没有工夫在他国的政治问题上费神。相反,他和其他的将领一样,并没有察觉狄龙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反而认为狄龙计算精确,轻易地知道了鲁道夫的真正动向,给狄龙慑人名头上再添一道光环。

虽然他们内心里对能否战胜敌人不是没有过疑虑,但狄龙过去一次次的正确判断,一次次的辉煌胜利,已经足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令他们将自己的独立分析判断权让给了这位常胜统帅。狄龙说可战,他们就认为可战,狄龙说能胜,他们也同样认为能胜。那点疑虑,在这强大的信赖逼迫下,只能缩在心灵的一个小角落里。每当这点疑虑翻上心头,他们反而会怀有内疚感,怎么连英明的统帅也敢怀疑!

如此看来,贝叶关于人天性好逸恶劳的观点,倒不无道理。人作为懒惰的动物,当有人总是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行动,那为什么还要自己劳神去分析判断呢?有这样一个人物,遵命服从,跟着他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岂不是更加省心?非要将自己那点浅见愚思说出来,被统帅否决掉,即使获得胜利后也不免遭到他人的嘲弄吗?所谓权威,就是这样产生的;同样,迷信和盲从,也是这样产生的。

孔狄看看这情形,吸一口凉气,但仍满怀信心地答道:“试试看吧!”

“我相信你。”狄龙微笑着拍拍孔狄的肩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