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拦,成大事故了。
吴朝晖摇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毕竟我们不是委托方。”
冯少阳:“这玩意儿抗拉强度怎么样?”
吴朝晖回头看向实验员:“抗拉强度的报告呢?”
“还在测,所长,很快了。”
听到答复。
冯少阳再次把目光放到实验桌上的那一段样品上。
越看,他觉得那段样品的横截面有些眼熟。
“吴所长,你不觉得这个形状似曾相识吗?”
吴所长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产品的横截面。
觉得没什么。
全天下钢索那么多,有几个长得一样的很正常。
可是!
当他拿起样品,看到四绳不规则排列,中间夹着一根锁芯之后,整个人都傻了。
“还真是!这个编织工艺……还真像航母阻拦索啊!”
吴朝晖做了这么多钢索检测。
他深知这种不规则的排列的含金量。
这种排列方式能最大化的分散压力,又能保证钢索的卷曲性。
正因为这种工艺的先进性。
航母阻拦索之类需要高强拉力的产品都会用这个构型。
想到这儿,吴朝晖不禁感叹。
“你别说,高手在民间。”
“这家厂子有点东西,知道用结构,而不是一味的加强材质。”
“且不说他们的抗压数据是多少。”
“这个形状路线首先走对了。”
冯少阳也认可了这家厂子的含金量。
之前国内搞航母阻拦索攻关的时候,最开始用的是七根绳排列的方案。
效果不咋好。
后来有人提出用四根绳。
这才算是得到了标准答案。
虽然强度上仍然不过关,但起码形状的路线是走对了的。
当年海军装备部门从七根绳走向四根绳的方案,用了两年多。
结果现在,人家民企在工程建设领域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