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自研产品 > 第397章 星星不太冷(第2页)

第397章 星星不太冷(第2页)

他把数据模型投射在实验室的全息投影上,那些跳动的蓝色波纹突然分裂成七个分支,恰好与北斗七星的排列轨迹重叠。艾米莉端着咖啡走进来,看到这幕时差点打翻杯子:“这是……超新星爆发的余波?”

凌霄调出三十年前的天文记录,屏幕上瞬间浮现出父亲的观测日志。泛黄的电子页面里,年轻的父亲在猎户座边缘标注着一串红色数据,旁边用铅笔写着小字:“孩子们的眼睛能看到时空的褶皱。”

这时,全球观测网突然传来警报。星桥光带的亮度开始不规则闪烁,太平洋上空的枢纽位置出现了漩涡状的暗斑。安安的姐姐发来紧急影像,小女孩举着的纸星正在微微发烫,表面浮现出类似电路板的银色纹路。

“凌叔叔,它在震动!”影像里的声音带着哭腔,“就像弟弟生前说的,星星在呼吸。”

凌霄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呓语。当时老人躺在病床上,手指在空中划出奇怪的弧线:“北斗的第七颗星藏着钥匙,当光带出现七个暗斑时,记得让孩子们唱那首童谣。”

他疯了似的翻找父亲的遗物箱,在一本磨损的童话书里找到了那张泛黄的乐谱。五线谱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星星,音符旁标注着北斗七星的阿拉伯数字。当实验室的音响传出稚嫩的合唱声时,星桥的暗斑突然开始逆时针旋转。

监控屏幕上,那些银色晶须突然加速生长,在光带内侧编织出螺旋状的通道。艾米莉的瞳孔骤缩:“这是虫洞的引力场模型!我们不是建了座桥,是打开了星际之门。”

十二岁的凌霄曾在屋顶问父亲,为什么要研究星星。当时父亲指着北斗七星说:“每颗恒星都是宇宙的灯塔,当它们的光到达地球时,可能已经跋涉了百万年。我们建造星桥,是为了让那些迷路的光找到同伴。”

此刻,储藏室的恒温柜突然发出嗡鸣。那颗纸星正悬浮在半空,表面的银色纹路与星桥光带形成共振。凌霄伸手触碰的瞬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玛雅祭司在金字塔顶观测星象,北宋天文学家绘制的北斗星图,还有安安弟弟临终前用蜡笔涂满星空的病床墙壁。

“原来星桥的蓝图早就存在了。”艾米莉的声音带着颤抖,“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开始,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在编织这座桥。”

第七天的子夜,北斗七星突然集体爆发耀斑。星桥光带瞬间化作液态的银河流淌起来,那些来自儿童观测信号的明珠开始沿着光带移动,在太平洋上空组成了巨大的勺形。安安的纸星在漩涡中心发出刺目的白光,仿佛整个宇宙的光芒都汇聚在这颗歪扭的纸星上。

凌霄的个人终端突然亮起,父亲的天文日志自动翻到了新的一页。虚拟笔尖在电子纸上写下一行字,笔迹与三十年前一模一样:“星星的轨迹会重复,但每个时代的孩子,都会给它新的坐标。”

当晨光再次笼罩星桥时,全球的天文学家都惊呆了。北斗七星的排列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偏移,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而星桥光带的七个枢纽,恰好填补了恒星移动后留下的引力空白。

安安的姐姐发来最新影像,小女孩站在天文台的穹顶下,身边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他们手中的纸星、蜡笔画、玻璃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同样的光芒,组成了新的星座图谱。

“凌叔叔,老师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空,是一百万年前的样子。”小女孩指着屏幕里跳动的星图,“那我们送出去的光,要等多久才能被看到呀?”

凌霄看向实验室窗外,星桥的光带在白昼依然清晰可见。他仿佛看到无数代孩子仰望星空的脸庞,从远古洞穴里的壁画到未来太空站的观测舱,所有的目光都在编织同一条光带。

储藏室的恒温柜里,纸星表面的银色纹路渐渐隐去,变回那颗朴素的红色折纸。但当凌霄打开柜门时,无数微小的光点从纸星上飘散出来,像萤火虫般飞向窗外,融入横贯天际的光带之中。

艾米莉翻开最新的观测报告,星桥材料的分子结构正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那些晶须开始呈现出有机生命体的特征。她突然明白,星桥从来不是静止的建筑,它是活的,是由人类所有关于星空的梦想孕育出的生命。

“你看这个。”凌霄调出父亲最后一次观测的影像,画面里老人对着星空喃喃自语,“当北斗第七星回到原位时,记得告诉孩子们,宇宙中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光年,是不敢做梦的眼睛。”

全球的儿童观测站在同一时刻收到了奇怪的信号,那些信号转化成声音后,竟然是不同语言的童谣。在东京的观测点,一个小男孩举着祖父留下的青铜星图,发现图上标注的“天枢”位置,正好对应着星桥的枢纽坐标。

三个月后,第一艘搭载着儿童绘画作品的探测器通过星桥光带。当它穿越那片液态银河时,舱内的画纸突然无风自动,所有的色彩都顺着光带流淌出来,在宇宙中绘出巨大的笑脸。

凌霄站在发射控制中心,看着屏幕上探测器传回的最后影像。那些来自地球的色彩正在与北斗七星的光芒融合,形成新的星系。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原来所谓的星桥,不过是连接两个梦想的彩虹。

储藏室的恒温柜里,纸星的边缘开始泛起微光。凌霄知道,这颗承载着无数思念的折纸,即将完成它的使命。就像所有关于星空的故事,终会以新的方式,在宇宙的某个角落继续发光。

当第一缕星光穿过星桥到达北斗星系时,地球上所有的儿童观测设备都收到了回应。那是一组由星光组成的摩尔斯电码,翻译成人类语言只有三个字:我收到。

凌霄打开个人终端,父亲的天文日志自动更新了最后一页。虚拟的星图上,北斗七星的旁边多出了一个新的星座,形状正是那颗歪扭的纸星。标注的名字是:孩子们的银河。

凌霄的指尖在个人终端的虚拟星图上悬停了许久,冰凉的触感透过超薄的纳米材质传来,却驱不散他心头翻涌的暖意。新出现的星座散发着柔和的淡蓝色光芒,与北斗七星的银白交相辉映,宛如夜空中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那颗歪扭的纸星轮廓在群星间格外醒目,每一道折线都像是父亲粗糙手掌留下的温度,温暖而熟悉。

“凌总,全球观测站的数据已汇总完毕。”助理小陈的声音打破了控制中心的宁静,他手里的平板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绿色数据流,“摩尔斯电码的来源方位确认无误,正是我们预设的星桥对接坐标。更令人惊讶的是,有十七个国家的射电望远镜同时捕捉到了同频率的引力波脉冲,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重大发现!”

凌霄转过身,目光掠过巨大的环形屏幕。上面正实时播放着世界各地儿童观测站的画面:纽约中央公园的草坪上,一群孩子举着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欢呼雀跃;东京的科普馆里,孩子们围着全息投影激动地指指点点;而在他故乡的那所乡村小学,破旧的观测台旁站满了穿着校服的孩子,他们手中挥舞着五颜六色的纸星,就像一片摇曳的星海。

“通知数据部,立刻启动‘银河档案’加密程序。”凌霄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把所有接收到的信号特征与三十年前‘夸父计划’的遗留数据进行比对,我要知道这其中的关联。”

当他的目光再次回到终端时,父亲的日志突然自动翻到了第一页。泛黄的虚拟纸张上,年轻的凌正宇穿着蓝色工装,在智利帕瑞纳天文台的穹顶下笑得灿烂。照片下方是一行略显稚嫩的字迹:“今天教会了孩子们折星星,他们说要把愿望寄给北斗七星。也许,宇宙中真的存在能听懂童言的奇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