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自己研制的药怎么申请 > 第385章 捕捉萤火虫(第2页)

第385章 捕捉萤火虫(第2页)

“等临床试验第一阶段结束,我们回去看看。”凌霄的指尖轻轻敲在桌面上,节奏和培养箱的嗡鸣奇妙地重合,“让叔叔尝尝我们培育的桃胶提取物,说不定对神经修复有帮助。”

苏芮笑着点头,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月光。冷藏柜的压缩机平稳运行着,里面保存的不仅是实验样本,还有两千多个患者的基因序列,每个序列背后都是一个等待救赎的生命。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并肩站在窗前,看着医院花园里那几个孩子又出来散步,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被护士推着轮椅,手里举着一朵刚摘的向日葵。

“还有23天。”苏芮轻声说,声音里带着疲惫,却充满力量。

凌霄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凌晨的寒意。他们知道,这条路上还会有无数个这样的夜晚,会有仪器故障、数据异常、审批延迟,就像接力赛中总会遇到的陡坡与弯道。但只要培养箱里的细胞还在分裂,只要显微镜下的神经还在生长,只要那些等待治疗的眼睛还在闪烁,他们就会一直跑下去。

晨光漫过实验台,在“临床试验准备中”那行字上流淌,仿佛为这段漫长的征途,又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培养箱的嗡鸣突然变得尖锐,凌霄猛地抬头,看见屏幕上的细胞活性曲线正断崖式下跌。苏芮手里的移液枪“当啷”掉在台面上,她扑到显微镜前,目镜里的神经细胞像被狂风席卷的蛛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解。

“液氮罐压力!”凌霄的声音劈了叉。他扯开防护手套的动作太急,指尖被橡胶边缘勒出红痕。苏芮已经扑到储存区,压力表的指针卡在危险的红色区域,罐身外壁凝结的白霜正在诡异融化。

“备用罐!”她嘶吼着拧开安全阀,液态氮接触空气的瞬间炸出白雾,在她睫毛上结了层薄冰。两人跪在地上搬运样本的动作高度同步,就像过去两千多个夜晚演练过的那样——当灾难来临时,他们的肌肉记忆比思维更快。

第七个样本转移到新培养箱时,苏芮突然按住凌霄的手腕。他顺着她颤抖的目光看去,显微镜下某个角落,几束神经纤维正艰难地重新攀附生长,像暴雨后从石缝里钻出来的新芽。

“恒温37。2c,co?浓度5。3%。”凌霄报出参数的声音带着后怕的沙哑。苏芮调准仪器的手指还在抖,防护服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贴在皮肤上凉得刺骨。天边的鱼肚白不知何时变成了铅灰色,花园里的向日葵垂着头,被突如其来的冷雨打得瑟瑟发抖。

“第17号样本保住了。”苏芮瘫坐在地上,看着培养箱重新发出平稳的嗡鸣,突然笑出声来。她抹了把脸,把混合着泪水和液氮雾气的掌心贴在玻璃门上,“这小家伙比我们能扛。”

凌霄挨着她坐下,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能量棒。包装纸撕开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格外清晰,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苏芮也是这样坐在解剖台前,手里攥着父亲中风后第一次能握紧的康复球,说要让所有神经损伤患者重新感受掌心温度。

走廊传来轮椅轱辘声,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被护士推着经过。她今天没举向日葵,怀里抱着个透明罐子,里面的萤火虫在晨雾里闪着微弱的光。看见实验室亮着灯,她突然举起罐子晃了晃,玻璃反射的光斑在天花板上跳成细碎的星。

“是小雅。”苏芮的声音软下来。那个患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孩子总说,萤火虫的光和显微镜下的神经很像,都是在黑暗里拼命发光的小生命。昨天查房时,小雅还拉着她的手说,如果试验成功了,想去触摸真正的向日葵花瓣。

细胞活性在凌晨五点趋于稳定。凌霄趴在操作台打盹时,梦见了苏芮的父亲。老人坐在老家的桃树下,手里转着个缺角的搪瓷杯,杯沿还沾着桃胶熬的糖水。他总说那是老天爷赏的黏合剂,能把碎了的东西重新粘起来。

“凌医生!苏医生!”护士的喊声刺破梦境。凌霄惊醒时,苏芮已经冲了出去。走廊尽头的病房乱成一团,小雅躺在病床上抽搐,监护仪发出凄厉的警报,她怀里的玻璃罐摔在地上,萤火虫的尸体粘在瓷砖缝里,像撒了把熄灭的星子。

“苯巴比妥钠10mg静推!”苏芮撕开患儿衣领的动作果断利落,白大褂下摆沾到呕吐物也浑然不觉。凌霄按住震颤的监护仪导线,看见屏幕上的脑电波像被揉皱的纸,突然想起昨夜崩解的神经细胞——原来生命的崩塌,从来都不是悄无声息的。

抢救结束时,晨光正沿着百叶窗的缝隙爬进来,在小雅苍白的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护士蹲在地上捡玻璃碎片,苏芮突然抓住凌霄的胳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的基因序列,和第17号样本高度吻合。”

实验室的离心机开始高速旋转,发出蜂鸣般的嗡鸣。凌霄盯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碱基对序列,突然发现某个片段的排列方式很眼熟——像极了老家桃树上分泌的琥珀色胶质,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的螺旋纹路。

“桃胶多糖的分子结构。”苏芮把打印出来的图谱铺在桌上,用红笔圈出重叠区域。纸张边缘被她无意识地卷成筒状,就像小时候卷着桃胶在晒谷场奔跑的模样。那时他们总比赛谁的桃胶能拉出更长的丝,父亲坐在门槛上笑,说这东西黏得住时光。

培养箱的警报声在深夜再次响起时,凌霄正用显微镜观察桃胶提取物与神经细胞的共生状态。屏幕上的绿色荧光蛋白突然成片亮起,像有人在漆黑的宇宙里点亮了无数盏灯。苏芮举着刚收到的检测报告冲进来看,纸张在她手里簌簌发抖。

“抑制率89%。”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小雅的脑脊液样本,炎症因子下降了89%。”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把花园里的向日葵镀上银边。那个扎羊角辫的身影坐在轮椅上,由护士推着在月光下转圈,她的小手在空中挥舞,像是在触摸那些看不见的光。

“还有16天。”苏芮把额头抵在培养箱的玻璃上,那里还残留着她掌心的温度。凌霄从背后轻轻环住她,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消毒水味里,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桃香——那是上周他偷偷从老家带回来的桃胶,正泡在实验台角落的烧杯里。

离心机停止转动的瞬间,整栋楼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刹那,他们看见培养箱的显示屏上,第17号样本的活性曲线正缓缓上扬,像雨后初晴时,从云隙里透出的第一缕阳光。

黑暗中,苏芮突然笑出声。她摸索着找到凌霄的手,把他的指尖按在自己的太阳穴上:“感觉到了吗?这里有东西在生长。”

应急灯的光芒在她眼底跳动,像极了小雅罐子里那些挣扎的萤火。凌霄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关于时光,关于粘连,关于那些看似脆弱却韧性十足的存在。他握紧苏芮的手,在一片漆黑里,听见了无数生命破土而出的声音。

第二天清晨,维修人员检查线路时,发现是昨夜的雷击损坏了变压器。但奇怪的是,所有培养箱都在断电后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唯有第17号样本所在的仪器,显示屏上多出一行奇怪的字符——像极了某种未知的生命密码,在晨光里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苏芮把这行字符输入基因库比对时,凌霄正在给小雅换药。小女孩的手指已经能轻微活动,她攥着凌霄的衣角,小声说:“医生叔叔,我的萤火虫飞走了。”

“它们变成了星星。”凌霄指着窗外的天空,那里的云层正在散开,露出湛蓝的底色。苏芮突然从实验室冲出来,手里的报告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她的眼睛亮得惊人:“那个序列,和桃胶多糖的活性中心完全匹配!”

培养箱的嗡鸣重新变得温柔,像母亲哼唱的摇篮曲。凌霄看着显微镜下重新舒展的神经细胞,突然明白父亲说的黏合剂是什么——不是那些琥珀色的胶质,而是在黑暗中彼此支撑的微光,是跨越千里的牵挂,是两千多个夜晚从未熄灭的信念。

距离临床试验第一阶段结束,还有15天。花园里的向日葵重新抬起头,有只蝴蝶停在小雅轮椅的扶手上,翅膀反射的光斑落在实验室的玻璃窗上,像谁悄悄画了个温暖的句号。

凌霄推开实验室的门时,晨露正顺着向日葵的花盘滚落。小雅坐在轮椅上数着花瓣,轮椅扶手上的蝴蝶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小片带磷粉的翅痕。小女孩忽然举起缠着绷带的左手,指尖悬在半空微微颤抖,像是在捕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