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韩旭却动都没动,只是笑嘻嘻的朝着赵芸努了努嘴,那意思显然是让赵芸自己写。
赵芸投降了,彻底的屈服了,硬着头皮,拿起了羊毛笔,沾上墨汁。随后,抬起头,眼睛砸吧砸吧的望着韩旭,等待着他的指示。
一切准备就绪,众人全都围了过来。
“咳咳……”韩旭轻咳两声,捏着嗓子说道:“刘帮主,昨日杏花楼一别,奴家咱转反侧……”
这尖声一出,堪比大内太监,听得众人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赵芸大惊,一时没忍住,手中的笔在白纸上留下了一坨大大的墨迹。
韩旭摇了摇头,将那张白纸抽去,随口说道:“别看着我,我说什么,你写什么,一字不能差!”
赵芸听了就火大,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然而见韩旭神态严肃,不像是作假,不由再次沾上墨汁,提笔写了起来。
“注意下笔柔和点。”韩旭提醒了下,继续道:“您的音容笑貌时时徘徊在奴家的脑中,呃……不对,是英雄豪气时时徘徊在奴家的脑中……”
韩旭这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最后一字一顿的说道:“落款,杨……月……蝉。”
这封信写得让赵芸是浑身起疙瘩,什么英雄美人啦,什么心有灵犀啦……最重要的就是那“明日日落时分,瘦西湖畔,共赏落日。”以及那“杨月蝉”这三个字的落款。
“这字不错,有味道。”韩旭拿起写好的信纸看了一边,确认没有问题之后,这才吹干了墨迹,将其放入信封之中,封上蜡。这一步一步做得是小心翼翼。最后让赵芸在信封上写上刘长山亲启几个字,这才招呼刘三过来,附耳说了几句。
随后,兴奋的刘三拿着信就跑了出去。
“刘长山不是请不动,而是给出的利益要足够的大!”韩旭大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座,喝着绿杨春,抖着二郎腿。
此刻,众人哪能不明白韩旭的用意,用杨月蝉的名义去调刘长山上钩。昨日在杏花楼,赵芸和裴忠可是亲眼目睹了刘长山对杨月蝉的垂涎三尺。美人计谁都知道,但能实际想到运用的,又没有几人。众人也不得不佩服韩旭急智。爽完了的韩旭,这回得面对现实了,将赵芸拖到一边,好一番低声下气之后,这才哄得赵大公主破涕为笑。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明日对付刘长山的行动,要将她赵芸也带上。
第176章 刘长山的末日(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若是此刻盐帮的帮众看到刘长山的所作所为,定然亮瞎他们的狗眼。刘长山对着那一人高的铜镜已有大半个时辰了,只不过脱去的不是战袍而是长衣布褂,换上的不是旧时裳,而是水绿丝质袍。手拿的不是“花黄”,而是一把剪刀,理的非乃“云鬓”,却是一撮八字胡。
今个刘长山的心情很好,非常好,至于其中的原因,当然是昨晚收到的那封来自杏花楼杨月蝉的邀约信函。突如其来的这封信,让刘长山是受宠若惊,疑惑,兴奋,激动,甚至有点惶恐。
但刘长山也不是那种毫无心计之人,否则也不可能隐忍多年,在李重进的帮助下一举夺得盐帮帮主之位。再加上当然李重进那句“杨月蝉的身份不简单”,刘长山对这封信起疑也就自然而然了。
然而,色字头上一把刀,杨月蝉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那娇媚的容颜,柔软的身躯,**的双足,一直在刘长山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一晚上的辗转反侧,天一亮就迫不及待的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探听消息,直到带回来的消息确认无误后,激动的刘长山,终于下了决定赴约。
再次整了整衣襟,刘长山朝着铜镜露出了一个自认为风流潇洒的微笑,此刻那张麻脸似乎都显得那么的独特不凡。透过窗户,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刘长山终于一甩衣袖,大步迈出了屋子。
……
瘦西湖位于扬州城外,地处北面,紧连蜀岗山。
此时的瘦西湖事实上是多出河流的汇集之处,河岸遍植垂柳,而湖中又是一片片接天的荷叶。七八月的天气,夕阳西下,盛开的朵朵荷花,构成了一副唯美的山水之色。
刘长山甩开折扇,潇洒的摇了起来,学着那些所谓的风流才子,附庸风雅起来。当然若说他是跟韩旭学的,他也不会承认。湖边的晚风带来一丝凉爽之意,另刘长山的心情也更加的舒爽。
为了赴杨月蝉的约,他带的人不多,也就区区数十人,但个个都是高手不假。人多了,怕打扰了佳人,人少了,他刘长山也怕不安全。
一帮人围着湖边走了好一阵,桥是见了不少,游山玩水的人也见了一些,可偏偏就没有见到杨月蝉。在刘长山看来,自己这边一大帮人,若是杨月蝉来了,应该早看到了才是。此刻,却依然没发现,看样子她应该还没来,兴许这就是所谓女人的矜持吧。
想到此,刘长山也不在意,朝着身后招了招手,一行人就地停了下来,等候着佳人的到来。
一座五孔石桥横跨在眼前,此处正是和杨月蝉约定见面之地。透过桥洞,恰好看到西下的落日,此情此景倒也让刘长山忘却了自身的烦恼,静下心来尽情的欣赏起来。
……
不知不觉间,日头消失在了西边的地平线,东边悄悄的升起了一轮上弦月。
“帮主,为何那杨月蝉到现在还没来?莫非这事……”一名盐帮手下来到刘长山身后,弱弱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