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谁呀?说来咱听听!”老朱淡淡说道。
“启禀皇上,臣综合吏部考评及官员履历,推荐苏州知府陈宁。”
“陈宁?”
老朱坐起身子,皱眉看着胡惟庸。
“陈宁行吗他?”
胡惟庸神色一肃,正色拱手道,
“皇上,苏州知府自任上后,一直潜心督办太湖水师,颇具成效,想来而今,督办山东宝船厂,哪也是不在话下的!”
老朱捏了捏眉心,摇了摇手。
“行吧!那就让陈宁去吧!”
“臣遵旨!”
胡惟庸面露喜悦之色,
老朱却是忽然身子前倾枕臂于案,手中痒痒挠指着胡惟庸。
“山东宝船厂让陈宁去,你这个丞相也不能干瞪眼儿,要多监督监督。”
“要是给咱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他是你推荐的人,到时候跑不了他,自然也不会与你脱开干系!”
胡惟庸跪地抱拳,
“请皇上放心!事关大明江山社稷,臣,万死不辞!”
老朱随意抬了抬手,扫视众臣一眼,后倒靠着龙椅闭上眼睛。
“谁还有事儿?”
百官见皇上今日不在状态,明显露出乏累之色,也不敢如往日那般长篇大论。
上奏都是简明扼要,挑着重要的事儿来说。
以至于今日的朝会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就在老朱摆摆手,准备散朝之时。
一个身着红袍官服的官员站了出来。
“臣吏部右侍郎易全有奏!”
老朱扫了他一眼,
“准!”
易全躬身一礼,
“启禀皇上!”
“臣听闻承运侯所管辖的狄夷千户所,今日大肆采购幼彘,哄抬民间市价,请皇上降旨查办。”
老朱拳头猛地一握,不露声色地瞄了低眉垂眼的胡惟庸一眼。
随即深吸了一口气,故作淡然笑道:“此事咱已知晓,退下吧!”
哪知那易全不退反进了一步,直接跪地禀奏。
“皇上!那承运侯命人在千户所内大肆豢养彘崽,闹得堂堂朝廷机构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