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其实我也吃不下去了,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水果的美味程度。”
“那还纠结什么,索性放弃。”
“这样,不然我们去爬爬山,消消食再回来吃?”
“我的好姐姐,你看看时间。等我们爬完山吃完饭再回酒店,还能不能打到车都不好说。返程两个多小时,太晚了也不安全。”
“好吧,只能下次再来了。”
而鱼池边两位钓鱼佬的对话,则更加明显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这农场的鱼饵绝了!你看我钓上的鱼,怎么样,六不六?”
“厉害啊,虎子。就是这鱼怎么办?我们是在农场餐厅吃,还是买下带走?”
“当然是带走!这里到市区的酒店要两个多小时,别的景点还去不去了?”
“这……”
“难不成你想在农场过夜?我可不想住帐篷看什么人间烟火,赶紧走人。”
“别急,你等我多买点鱼饵带走。”
“什么?鱼饵还能带走?我也买点,明天去澜沧江野钓,嘻嘻嘻。”
楚芃麦:…………
难怪鱼饵的营业额都比餐厅高,鱼饵能带走,饭菜带不走。
他观察一整天,除了极少部分晚上留在农场野营或者租住附近民宿的游客会在餐厅吃饭。住在市区酒店的游客吃完水果、拍拍照、买完纪念品就坐着公交大巴去其他景点,再也不复返。
为了在夜晚来临前回到市区,他们几乎不会留在农场吃饭。毕竟在农场吃水果已经半饱了,不如继续游玩,哪个景点饿了就在哪个景点吃……
猫猫头农场的水果已闻名遐迩,但餐厅质量还是有待考察。
而在农场餐厅吃过饭的游客,也有相同的诉求。他们农场社交账号的后台已经有不少游客发来类似的私信。
园圆园:求求快建酒店啊!信女愿意几天都住农场附近,白天坐大巴去景点玩,三餐都吃猫猫头餐厅!!!
为此,楚芃麦又跑了一趟住建部门,但得到的答复依然是附近没有合适的商用土地可供他们建设酒店。他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走出乡政府大楼,忽然有人叫住了他。
“楚老板——上次没认出你。今天拿点滇橄榄回去吃吧!”
楚芃麦转头一看是个卖橄榄的老奶奶,仔细想了想,他才想起这人是谁。这不是上次农业节目的导演采访的群众吗?全家转行开民宿……
对啦,酒店暂时没办法,他们可以在民宿上下手啊!
游客害怕在缺乏监管的私人民宿踩到坑,他们就做自己的周边民宿托管小平台,自己招人,自己管理。
楚芃麦拎着一袋滇橄榄骑着小电瓶回家了。无人的路上,他面迎太阳。风吹得他发丝凌乱,也吹得他呼叫系统的声音格外疯狂:“系统,系统!你快帮我大数据搜集周边民宿的信息,我和袁姐一家一家上门谈!”
什么?系统抱怨说:“我已经很忙了,又要帮你打击盗版,又要帮你清理黄牛,防伪系统现在也是我在负责,怎么还要使唤我做民宿平台!!!”
其实只是想利用系统收集信息的楚芃麦,迎风大喊:“你竟然愿意连平台也一起搭建了!谢谢你!!!”
系统:???